君子和小人的历史故事?
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历史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个: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很有才华,博学多才,所以在齐国很有名气。有一天,孟尝君去拜访了齐国的国君,但被守卫拦下,因为他的衣服和鞋子都很简单,不符合贵族的风范。于是孟尝君回家,换上了一身华丽的衣服,再次前往,这次他被允许进入宫殿。
当孟尝君进入宫殿时,国君问他:“你刚才为什么不穿华丽的衣服?”孟尝君回答:“我认为一个君子应该被人们认可,而不是他的衣服。”国君听后大为惊讶,非常赞赏孟尝君的品德,于是任命他为宰相。
后来,孟尝君在治理齐国时表现得十分出色,深得民心,齐国变得富强了。而那些只注重外表、却缺乏真正品德的人,则被人们称为小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注重自己的品德和才华,而不是仅仅追求外表的虚荣。真正的君子应该被人们认可,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
战国五君子典故?
战国四君子分别为孟尝君田文(齐国)、平原君赵胜(赵国)、信陵君魏无忌(魏国)、春申君黄歇(楚国)。
孟尝君田文:某一年,孟尝君本来接受了秦昭襄王的邀请,进入函谷关内,来到了秦国。
秦王很欣赏孟尝君,差点就任命他担任了秦国丞相。一些秦国大臣害怕孟尝君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于是“提醒”秦王:孟尝君是齐国公子。
秦王于是改变主意,囚禁了孟尝君。依靠那两位“鸡鸣狗盗”的好门客,孟尝君才得以收买秦王宠妃为他说情、忽悠函谷关守军打开关门放行,从而躲过了秦王的魔爪。
孟尝君回齐国的时候经过了赵国。
平原君和孟尝君此前就有所往来,相互通信。听说孟尝君途径赵国,平原君更是亲自出城为孟尝君接风,礼仪十分隆重。这么一看,两位公子之间的交情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后来,孟尝君一度被他的堂兄弟齐闵王免除了相位,不过依靠冯欢的“狡兔三窟”,孟尝君很快又重登相位。但是好景不长。齐闵王在出兵攻灭宋国以后,愈发骄傲自满,盛气凌人,认为大齐天下无敌,甚至打算发兵击灭洛阳城的东周王室。孟尝君进行了劝阻,然而却是“忠言逆耳”。
齐王再次对孟尝君感到了不满,于是又一次免去了他的相位。孟尝君知道自己要是不快一点行动,只怕就会大难临头。于是,他带着一众门客连夜来到魏国,投奔信陵君魏无忌。想来二人之间在此前也是有一定往来的,不然孟尝君也不会去信陵君门下避难。
信陵君见孟尝君来了,非常高兴,热情款待,两人情投意合。之前提到,孟尝君和平原君的交情也很不错。所以孟尝君就劝信陵君与平原君结交。信陵君接受了孟尝君的建议,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了平原君,成为了平原君夫人。如此一来,三位公子之间都产生了交情。
春申君黄歇:楚顷襄王在位期间,黄歇担任太子熊完的老师,与太子一起前往秦国做人质。楚顷襄王病重时,太子却还留在秦国,不在楚国。秦王得知楚王病重的消息,意图扣留熊完,不让他回国即位,以此勒索楚国的国土。
机智的黄歇发觉了秦国的阴谋,暗中设计瞒过秦国,让太子顺利回到楚国。知道真相的秦昭襄王面对既定事实,也无可奈何,没有杀害黄歇,而是选择直接做个顺水人情,把黄歇释放回国,试图以此继续维持秦楚关系。
楚王去世后,太子即位,即楚考烈王。黄歇是楚王多年的老师,之前又立了大功,因此被楚王任命为令尹,受爵春申君。春申君治国卓有成效,楚国重新强大了起来。当时的平原君和信陵君都蓄养了不少门客,声名远扬。春申君颇为羡慕,于是有样学样,也蓄养起了门客,人数同样高达数千人。
春申君担任令尹后不久,很快就经常和平原君之间通信往来。平原君多次派使者去春申君的府邸。赵国使者本想在楚国人面前炫耀自己,于是就用上好的珠宝装饰自己的佩剑,以显示赵国很富有。谁知到了春申君的府邸,才发现春申君门客的鞋子上都镶有明珠。
赵国局势十万火急。赵孝成王让叔叔平原君出主意。平原君于是派使者通过信陵君这层关系,向魏国求救,同时亲自前往楚国,请求楚国发兵救赵。平原君先是通知了自己的好朋友春申君。春申君于是说服楚王同意接见平原君,这才有了毛遂的“毛遂自荐”。楚王同意出兵,命令春申君率领楚军前往抗秦救赵
与此同时的魏国,经过一波三折,信陵君窃符救赵成功,也率领魏军前来抗秦救赵。最终,面对城外楚魏联军(春申君、信陵君指挥)以及城内赵军(平原君指挥)的内外夹击,秦军损失惨重,大败而逃。这一仗,是三君子通力协作之下的辉煌战果。而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孟尝君田文与春申君黄歇彼此之间并未产生交集,但是他们各自与其他两位公子却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
关于两个君子的故事?
君子之交,也可以说成是管鲍之交。说的是春秋时期两位著名大贤的故事: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他们俩曾经一起经商,赚了钱之后管仲总是拿走了大部分,而鲍叔牙只拿一小部分。有人就跟鲍叔牙的说管仲很贪心,还是不要跟他合作了。可是鲍叔牙却说:“我知道管仲多拿钱不是因为贪心,而是他确实家贫,而且又要侍奉老母亲”。
后来,管仲又和鲍叔牙一起去参军,一打起仗来管仲总是跑在最后面,逃跑的时候就跑在最前面。于是又有人跟鲍叔牙说,管仲这个人贪生怕死,不值得交往。但是鲍叔牙又说:“我知道管仲的才能胜过我很多,他不想白白死掉。况且他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奉养呢”。管仲知道了这些之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