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历史上的人的故事_历史人物现代

历史上关于改变与坚守的事例?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现代历史上的人的故事_历史人物现代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中印战争中的一段神奇又大快人心的故事……

中印战争期间,一位副班长名叫庞国兴,他在一次进攻战中与军队走散了,并正巧遇到了其他三个散兵,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行动。在庞国兴的指挥下,他们居然还正儿八经地组成了一个战斗小组,在敌后15英里处悄悄向内部渗透。战果如何呢?印度军队的两个炮位被摧毁,七个加农炮榴弹炮也到手了,还从一个连的士兵手里把八个榴弹炮也顺走了。印度军队第五野战炮兵团共有24架榴弹炮,庞国兴的炮兵队实际上顺走了其中大部分,回过神来印度士兵不知作何感想。一群“小规模战斗者”杀死了大部分印度野战炮兵团。我的天,这究竟是“小规模战斗”还是特种部队啊?后来,庞国兴获得了二等功的奖励,至于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功评为一等功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印度人实在是太好打了,他们的装备和水平远远不及我们的步兵的巅峰状态。另一个案例,马德拉斯联合部队第一营(第四连除外)一共约300人从邦德拉撤退,1962年11月21日10时到达多龙桥,当时桥上只有一个营和一个由27人组成的小分队(包括一个15人的迫击炮排)。27打300,要是换成其他国家的军队,他们会做什么选择?估计90%的选择都是跑,最多10%是狙击(距离3公里)。而我们当时指挥官的选择是什么?包围印度军队!什么?27个人去包围一个营?谁都不敢写那样的科幻小说。但是我们的指挥官是如此的坚定,于是一个“大包围”开始了。两位士兵拦阻前方,四位炮兵拦阻侧翼,又派五名士兵殿后,拦阻后方。其余的士兵(主要是炮兵)坚持炮兵阵地提供火力输出的支援。这样一来,在包围圈里有12个人。“主力”仍在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担心敌人会跑掉一些)。前面只有三个人!人手不够啊,指挥官在营地里看了一圈,发现只有7个烹饪班的人还能凑活用,所以一个烹饪班赶鸭子上架一样地扛了枪,加强前线。到了目前为止,12人的“主力军”加7人厨房小队猛烈地冲向印度军队的一整个营,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以三人受伤为代价,我军居然杀死35名印度士兵,俘获206名囚犯。印度陆军马德拉斯联合部队第一营被彻底歼灭。

这场战役真的是以少胜多,但印度太弱啦!

历史上事实存在的英雄及事例有哪些?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封骠骑将军票姚校尉,冠军侯。现代有毛泽东,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建立了新中国。让破烂不堪,军阀割据,外敌侵华,党派打压的旧中国迎来了新的开始。

抗美援朝对抗联合国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又不为人知的小人物?

壮士许国,不必相送

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的背影是那么高大。

这张照片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代表了抗战时的国军对外形象。然而事实上,很多国军并没有这么“潇洒”。例如下面这张照片展示的国军。

装备给养跟不上,很多国军将士都是处于“饿肚子”营养不良的状态。不过,在他们看来吃不好并不重要,只要有枪能打鬼子就行。

以瘦弱身躯,担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誓将日寇赶出国土。

巾帼不让须眉,被日军俘虏的抗日女英雄成本华。在牺牲前,年仅24岁的成本华对日军记者露出轻蔑地微笑。

挂满手榴弹的士兵,准备和日军坦克同归于尽。这又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丈夫。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真英雄。

(文|勇战王聊历史)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