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历史故事?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 2024-08-29 01:56:17 0 0 一、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故事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史称城濮之战。晋文公应承当初承诺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引令尹成得臣(子玉)上钩。最终子玉上当,楚军左、右军被歼灭,晋国大胜。火烧赤壁赤壁之战,指的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的一次大型战役,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武王伐纣武王伐纣是周朝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中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黄帝战蚩尤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间,三个部落争霸,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就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涿鹿之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破釜沉舟《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破釜沉舟,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的故事。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七擒孟获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讲述了诸葛亮采用了“以德服人”的策略,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之为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人交往也应该这样,要用自己的美德和修养去感染别人!围魏救赵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出自《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争雄鄱阳湖《争雄鄱阳湖》讲述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最终朱元璋获得胜利,陈友谅阵亡。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故事史称鄱阳湖之战,又名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发生在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三国的赤壁之战。火烧连营《火烧连营》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故事,指的是三国时期吴蜀之间的一次战役,发生在221年7月至222年8月的夷陵之战期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同时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刘备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火势迅速在各营蔓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草木皆兵《草木皆兵》是一则历史成语故事,出自于《晋书·苻坚载记》,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期间,草木皆兵就是秦兵士在失败而慌张的情境下产生的错觉。该成语的意思是,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二、中国历史战争故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抑或抢劫历史前进、抑或阻碍社会发展,形形***的、悲壮而惨死的战争。战争毁灭着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但是,它也带来了朝代兴替、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契机。战争可以给人们带来灾难,也可以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因此战争既有破坏性,又有进步性,它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进程,战争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竞赛,而且也包括主观能动性的竞赛。作战指挥符合客观实际,就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我们从古代战争战例中,可以悟出很多道理来,真假、虚实、刚柔、正奇、进退、攻守等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军事故事。要了解历史,就要了解战争。在本书编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二十五史》等历史巨著,力求真实、深刻。摘选的全是具有历史代表性的战争故事。目录 [返回]长勺之战假途伐虢泓水之战城濮之战晋阳之战围魏救赵孙膑减灶赚庞涓火牛阵李牧守代郡长平大战王剪益兵定楚地巨鹿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淝水之战沙苑之战邙山之战贺若弼奇袭陈军张巡守城郭子仪破吐蕃李愬雪夜袭蔡旅州黄巢长安建国李存勖败梁军高平之战岳飞大败金兀术三、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战争成语故事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和智慧。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齐国为了解救被魏国围攻的赵国,采取了围攻魏国都城的策略,迫使魏国撤军。这个故事体现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通过攻击敌人的弱点,可以达到解救盟友的目的。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源于东晋时期,淝水之战中,前秦苻坚率领大军对抗东晋,因晋军布局巧妙,苻坚在观望晋军阵势时,看到山上的草木都像是晋军士兵,因此心生惧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惊恐状态下,对周围的事物都产生了错觉,反映了战争对人心理的巨大影响。兵不厌诈。出自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交战,越国为了迷惑吴国,多次使用诈兵之计,使得吴国无法判断越国的真实意图,最终越国取得了胜利。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智谋,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虽然读过很多兵书,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实战经验。当他被任命为将军,负责指挥战争时,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导致赵军大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空谈理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人。这些成语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历史的见证,更是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让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这些成语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要善用智谋,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