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青霍去病历史故事_关于卫青霍去病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5-02-08 10:30:42 0 0 卫青和霍去病做过什么对国家有奉献的? 卫青和霍去病在打击匈奴的战争中,两人的贡献是一样大的。两人一个是将一个是帅,在战场上相辅相成,共同为国家做贡献。 卫青,字仲卿,是河东平阳人,他也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人们称他为长平侯。卫青第一次出征奇袭龙城是在元光六年的时候,这次战争也拉开了匈奴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对于卫青,他曾七战七捷,收复了河朔,以及河套这些地区;他也曾打败单于,为北部地区的开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霍去病,号景恒,也是河东平阳人。他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也是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人们称他为冠军侯。霍去病在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征战,在战场上他十分的英勇善战,曾经带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军内部,将匈奴打的四处逃窜。在两次河西的战争中,霍去病都大败匈奴,并且活捉他们的祭天金人,后来直取祁连山。还有最威风的一次战争,那就是漠北之战,在这场战争中,他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首先卫青和霍去病都是不世出的一代名将,而且细心的人会发现他们两个的作战方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深入敌军内部,然后出奇制胜、远程奔袭、迂回包围。这是因为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曾多次跟随霍去病在战场作战,卫青开创出这个作战方法后,霍去病将它发扬光大,但是这个方法的危险系数比较高,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其次就是卫青是军队的主帅,在军营中出谋划策,掌控整个战场;霍去病是将领,自己带领军队亲自上阵杀敌,展现的是他的勇猛。因此从战争全局对结果的影响上来看,卫青更有优势一点。他们两个各有各的优势,但是都是忠心报国,为国家开拓疆土,所以是两人在打击匈奴的战争中贡献是一样的大。 卫青,霍去病破凶奴的著名战役? 漠北战役。 漠北之战 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战略目的是捣巢合围单于。漠南、河西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此次远征,霍去病所率部队以一万的损失数量,前后一共斩获胡虏70443人,至此,匈奴左、右贤王两只臂膀被彻底斩断,只剩下匈奴单于悬孤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此地有伊沃尔加城、李陵坚昆国、卫律丁灵国)而还。此战之后,左贤王损失很大,同时失去了对乌桓的控制,汉朝得以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可见,汉破匈奴左贤王地之前,经常侵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等地的是以左贤王为首的匈奴人。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漠北之战,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以骑兵实施突击,步兵担任保障,分路进击,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卫青霍去病在唐朝前还是后? 在唐朝前,均为西汉时期人物。 卫青,公元前152年—前106年;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两位英雄均为西汉时期河东郡平阳人(今尧都区河西人),同时也都是西汉著名将领,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卫青与霍去病系舅甥关系。卫青自幼随母在平阳府为奴,因其姐卫子夫入宫为后,随被调入宫当差,深得汉武帝赏识。自元光五年(前130),武帝先后任卫青为车骑将军、大将军、大司马,七击匈奴,斩捕匈奴5万多人,从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自幼习武,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随卫青出征,因生擒单于叔父罗姑比而勇冠全军。其6次带兵攻击匈奴(其中2次随卫青出征,独自为将4次),共计斩首匈奴11万人。舅甥两人历时10年击败匈奴,为汉帝国巩固北部疆域安全、收复河西走廊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