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拱桥镇历史故事,漳平市拱桥镇拱桥村 2025-02-11 13:05:10 0 0 漳平的民间传说? 相传,漳平水仙是有来历的—— 古时候,漳平南洋北寮和双洋中村一代,被无情的天火烧红了天,又烧红了地,使得山上山下一片荒芜,民不聊生。村民们有的去汀州做生意,有的到闽南沿海去捕鱼捞虾,几乎所有的人都逃离了,只有村头一个叫朱峰奇的年轻人不走。他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再苦我也要留在村里重建家园。” 朱峰奇送走了乡亲们后,每天都起早摸黑,从远处挑来石块。先把光秃秃的山坡垒成梯田,再挖坑挑水种树。经过朱峰奇多年的辛勤耕作,寸草不生的山上终于又重新长满了草木,郁郁葱葱。 有一天,天宫上的仙女实在耐不住寂寞了,她无意中探头见这一带树木繁茂,鸟语花香,景象胜过天堂。她再仔细一看,山上那蔚蓝色的薄雾中还站立着一个英俊的青年,正奋力挥舞着银锄挖地耕耘。仙女早已厌倦了天宫的生活,心里特别向往人间的男耕女织。于是,她不由得动了凡心,一时不能自已脸红心跳,趁人不注意便偷偷地溜出了天宫门,驾着彩云,飘然下凡了。 朱峰奇见仙女下凡人间,情愿与自己同甘共苦,便也对她一见倾心。正当两人相亲相爱,誓愿白头偕老时,把守天门的神将把仙女下凡人间的消息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大发雷霆,当即命令火神放火烧山,把朱峰奇辛勤耕种的花草树木烧了整整三天三夜。玉帝唯恐二人不死,又命令雷神呼风唤雨,决天河之水,把这一带全部淹没。 朱峰奇与仙女携手逃入深山岩洞中躲藏,可是到了玉帝下令决天河之水淹没这片土地时,两人被凶猛的山洪淹没并冲散了。朱峰奇随波逐浪从双洋中村一直漂泊到南洋北寮。也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昼夜,朱峰奇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身处南洋北寮石牛岽的岩壁边。这时,他虽然已经是奄奄一息,但心中还是念念不忘仙女。正想着,忽然只见洪流中涌来一个大浪头,浪峰上升起一株茶树,茶树边站着个美丽俊艳的仙女。仙女哭着喊着:“郎君,我在这儿呢!”说着,她走上山坡,随手采摘手中的茶叶,泡水,给朱峰奇喝。这茶水喝起来清爽鲜香。 边喝茶仙女边对朱峰奇说:“火烧雷击水淹我都不怕,只要我们心心相印,永不分离,一定会幸福的!”因为茶水爽口,于是,他俩就决定在此地以种茶为生。因为他俩采制的茶叶有消暑生津、解毒利尿的功效,加之又有独特的兰花、桂花香味,高雅清香,特别深受大众欢迎。为了外运携带方便,后来又改做方块纸包茶,生意越做越旺,还远销海内外,誉满东南亚。因为这茶是仙女从水中捞上来得到的,因此又称之为“水仙茶”。 漳平历史文化有哪些? 漳平古城。漳平古城是漳平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之一,是一座保留完整的唐代城墙。城墙保存完好,有很多唐代建筑,比如朱衣殿、林家堡、九龙祠、长庆寺等都是唐代建筑的典范。漳平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足以证明其历史文化的悠久历史。 漳平古代礼仪文化村。漳平古代礼仪文化村是漳平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漳平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漳平古代礼仪文化的传统,同时可以欣赏到漳平古代礼仪文化的精美艺术品。 漳平湖景区。漳平湖景区位于漳平市南部,是一处美丽的自然风光。湖中有着湖水清澈,湖泊湛蓝,湖边有着芳香的松林,草木葱翠,湖边有着清澈的湖水,湖中有着自然的美景,是一处极具诱惑力的旅游胜地。 福建漳平新桥的板凳龙来历如下: 1.漳平新桥板凳龙相传始于明朝,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村民们以舞龙的方式祈福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和谐平安。 2.舞龙所用的板凳龙是用板凳翻过来,用竹片捆绑成错落有致的龙体,插上竹杆,扎上灯笼,糊上五颜六色的仙纸等花灯堆成。村中每户一节,巧妇们会互相较劲装饰骋美龙身。 3.龙头和龙尾各三节,由村里技艺精湛的老艺人们来制作。制作好的龙头龙尾放在村里的宗祠里。夜幕降临前由村里的长者们将供奉在宗祠里的龙头和龙尾请出、上灯,抬到指定地点连接。 4.每年制作的"板凳龙"一般舞三次,分别是正月初五晚上、正月十三晚上、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三次中为第三次的闹元宵节最为热闹。 5.舞龙时,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鼓乐喧天,长号动地。每户抬出龙身、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完整的游龙。 6.漳平新桥板凳龙是新桥镇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历史悠久。新桥镇有西埔村和云墩村舞龙习俗,但由于制做费时费工费钱,舞起来难度又大,因此并非每年举办。 7.总之,漳平新桥板凳龙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明代,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是村民们迎神祈福、祈求五谷丰登的重要方式。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积淀为独特的民俗文化。 漳平市拱桥镇罗山村至云潭村距离? 距离是41.7公里。 罗山村是漳平市31个省级革命基点村之一,位于拱桥镇的东北部,村部距离拱桥镇10公里,距漳平市区21公里。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住户516户,常住人口1787人。全村土地面积14.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5亩,林地面积25410亩。该村盛产毛竹、绿化苗木、茶叶、再生稻、番鸭等,境内有煤矿、石灰石企业各一家。罗山梯田壮丽秀美、如诗如画,是龙岩市名胜保护区。 罗山村与拱桥村、岩高村、高山村、隔顶村、梧地村、下界村、上界村相邻。 罗山村附近有九鹏溪、漳平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北寮村、上界村、漳平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漳平市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漳平青仁乌豆、永福高山茶、漳平水仙茶、宁洋风鸭、漳平明姜、水仙茶饼等特产,有九龙舞、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闽西客家春耕习俗等民俗文化。 拱桥典故? 中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它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在古文献中,还用“囷”、“窌”、“窦”、“瓮”等字来表示拱。 拱桥。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单拱的如北京颐和园玉带桥,拱券呈抛物线形,桥身用汉白玉,桥形如垂虹卧波。多孔拱桥适于跨度较大的宽广水面,常见的多为三、五、七孔,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长约150米,宽约6.6米,连接南湖岛,丰富了昆明湖的层次,成为万寿山的对景。河北赵州桥的“敞肩拱”是中国首创,在园林中仿此形式的很多,如苏州东园中的一座。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