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的创业历史故事(大老板的创业历史故事视频)

小老板海苔创业故事?

高中时的小塔,沉迷游戏,父母可是为他操碎了心。可人家小塔,玩物却不丧志,在玩游戏的同时,靠着倒卖游戏装备,轻轻松松赚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这时候的小塔 ,就像阿里巴巴摸到了财富之门,他体会到了凭自己的努力赚取财富那种热血飙升的快乐,也从此找到了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的目标。

小塔学习成绩不好,高考落榜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因此,他没有半点怨言,而是迅速收拾心情,咬住目标,投入到下一步的奋斗计划中。

他的第一个计划,是贩卖DVD机。

大老板的创业历史故事(大老板的创业历史故事视频)

可小塔不服气、不甘心,奔着赚钱的目标,他一路敏锐地发掘各种商机。

卖糖炒栗子、卖海苔……

小塔在这头热火朝天地折腾,伴随而来的却是家人朋友的质疑和反对。

小塔的父母第一个表示反对,他们软硬兼施地劝说儿子继续上学。

父亲认为他涉事不深、思想幼稚,不是做生意的料;母亲出于对儿子的溺爱和保护,也极力劝说儿子呆在安逸的象牙塔里。

小塔的女朋友更是反对他瞎折腾,希望小塔和自己一起完成大学学业,一起找个稳定的工作,过稳定的生活。

小塔非并一意孤行的人,他尝试过听从父母和女友的建议,也为此回归校园。

但是几经挣扎,小塔最终还是决定回归自己的初心,因为他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想起来,就让你热泪盈眶的东西。

当他在考试中途,电话响起,他违反考场规则接通电话,最后决绝离开的时候,仿佛完成了一次对梦想的坚定宣誓。

中电数通董事长聂永斌创业历程是什么?

中电数通的董事长聂永斌,1998年随南下创业潮的兴起来到深圳,当时进入了燃气行业,从消防民警口中,熟悉到纯人力走访检查消防安全效率低下,且出错的概率还不小,故确定了创业方向,将科技引入消防行业,做城市安全的守卫兵。

浙江有哪些知名企业的老总是靠奋斗创业起家的?

   王均瑶(1967—2004),大渔镇渔岙村人。由于家庭贫困,少年时种过田、打过渔,帮助父母维持家计。1983年辍学外出经商,1991年7月28日,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首开中国民航私人包机的先河,从地方到中央的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一时轰动中外。1992年4月5日建立温州天龙包机实业有限公司。同年8月,开辟了包括温州至贵阳、温州至昆明的5条航线。1993年4月,又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同开辟温州至上海的又一次航班。1995年3月,东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获准筹建。该公司系民航总局建立新体制和新组织形式的试点单位,由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浙江民航省局、温州民航站和温州天龙包机实业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合股组建,其中天龙包机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份占33.3%。

  1995年7月,建立温州均瑶集团。该集团是一个拥有7个分公司和参股公司组成的多元发展的集团公司,王圴瑶任集团总裁。至1999年,经过7年多的发展,公司与国内20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共包下了内地及香港的40条航线,每周达400多个航班。

  为防范市场变化的风险,1994年,他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创办了均瑶乳品有限公司。1996年1月,在无锡组建均瑶集团乳品有限公司,均瑶乳业的规模很快得到提升。同年,又涉足房地产业,在苍南县龙港镇投资2000万元,开发均瑶大厦。1997年11月,投资近亿元的温州“均瑶宾馆”投入营运。该宾馆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三星级涉外酒店。1998年10月,王均瑶又以68万元/辆的巨资,买下近百辆温州出租车的永久经营权。1999年12月,投入上亿元资金在湖北宜昌建立年生产能力8万吨,年产值达6亿元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至此,均瑶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无锡、宜昌、当阳、丰润四个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年产销十几亿元。

  2000年,王均瑶全面实施战略调整,投资近3亿元在上海征地270亩,并把均瑶集团的运营中心、人才中心、科研中心迁至上海。2002年10月,均瑶集团以5.5亿元收购了位于上海徐家汇肇家滨路的一栋32层、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大厦。经改建,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至2004年,他创立的均瑶集团已有航空、乳业、置业投资三大板块,总资产达35亿元。

  均瑶集团壮大、富裕后,他没有忘记报效社会。几年来,累计捐资1000多万元,创办社会公益事业,扶助-。在1994年全国少工委发起的跨世纪雏鹰行动中,他捐资60万元;在1996、1997年“六一”儿童节,他捐资150万元,分别设立浙江省和温州市“少先队奖励基金”。1996年以来,先后捐资125万元,分别在家乡藻溪镇和灾区建设“希望小学”,并一直负责资助3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03年,捐资1000万元,设立“大学生自愿服务本部计划均瑶基金”。

  1994年以来,王均瑶先后荣获“全国第四届经营之光杯特等奖”、“温州十佳青年”、“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上海市十佳青年”等称号,被团中央、团省委授予“星星火炬”荣誉奖章,并被列入《温州企业家创业凤云录》和《中外名人辞典》。1998年,被评为“温州改革开放20年十大风云人物”。王均瑶还担任过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全国青联委员、浙江省青联常委、第六届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浙江省第九届政协委员、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温州市青联副主席等众多的社会职务。

  2004年11月7日王均瑶因劳累过度,患肠癌,英年早逝,年仅38岁。

一个食堂老板的创业经验?

现在的食堂基本上都是外包的,除了专门卖饭的大食堂外,还有很多的小餐饮店。卖快餐的卖粉的都是一大把,还有各种各样的奶茶店,反正吃喝都是挺方便的。

而且现在食堂一到下课高峰就是排着队的,不少人就想象在食堂里开一家粉店的话,那肯定是有钱赚的吧。

反正就是交费入食堂,一年十多万开一家小粉店都是需要的,想在大学里面开店成本虽然更加高,这就要求着商家每个月的租金都需要上万块了,如果销量不好的话亏损更多,所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那些私人开厂的老板,在创业初期都自己亲自去,跑产品的销售吗?

销售是技术活,大多数老板最看重的是这块。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