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的英雄故事-历史英雄事迹 2025-02-16 18:39:05 0 0 古代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雄故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英勇就义! 祖逖刘琨 可以视为整个东晋到南北朝时期,立志北伐,恢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本身就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又如一曲胡笳,散尽匈奴军。当祖逖在长江上立下誓言,不能扫平中原胡虏,誓不再渡此江时,恐怕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收复了中原大片土地后,却传来了好友刘琨被害惨死,加之东晋王朝的猜忌,终于祖逖悲愤攻心,终于撒手而逝,不过他确实兑现了他的誓言,没有扫平中原,再也没有回去江南。 陆秀夫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崖山海战,作为宋朝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亡了天下。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这一仗虽然宋军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结果,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历史上还有哪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及以及他们的故事? 那就数不胜数了。 比如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战争中,董存瑞所在的连队突遭敌军一座暗堡的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在开阔地带受阻,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敌军暗堡进行爆破,但均未成功。危急之时,董存瑞挺身而出。 英雄历史人物故事?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和他的后继者开创的元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版图面积第二大的帝国,疆域面积最大时达到三千三百万平方千米。而他也因为一系列丰功伟绩,被誉为“一代天骄”。 1162年,成吉思汗出生在斡难河上游的一个蒙古部落的首领家中。他的父亲名叫也速该,是乞颜部族的首领。这天,也速该在出征塔塔儿的战斗中俘获了他们的首领铁木真,因此他给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铁木真”,以纪念战斗的胜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九年之后,塔塔儿部落复仇,毒死了铁木真的父亲。从此,铁木真和家人受人排挤和背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幸运的是,这种艰苦的生活不仅没有吓倒铁木真,反而使他下定决心,为父报仇,重振部族昔日的雄风。靠着这种信念,铁木真慢慢地成长起来,他苦练本领,有意识地招揽各种人才,慢慢地他的名字开始在草原上传扬开来。 然而磨难接踵而至,铁木真所带领的部众不仅遭到蔑儿乞人的偷袭,而且更让他痛心疾首的是,新婚妻子孛儿帖被掳走。面对着这一变故,铁木真虔诚地对着不儿罕神山下拜九次,并发誓道:绝不做待宰的羔羊,而是要做奋起的雄狮,救回自己的妻子,威震四方。 铁木真迅速行动起来,寻找可靠的外援和伙伴。但是谁能够帮助自己呢?铁木真苦苦地思索着,他最后决定向脱里罕——父亲的老朋友求助。 铁木真带着孛儿帖的嫁妆——一件珍贵的黑貂皮斗篷,来到土伦河畔,这里是脱里罕部落的营地。 铁木真被带进脱里罕的大帐,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正中上位的老者。他赶紧上前,单膝跪地,单手抱胸,恭敬地行礼道:“铁木真拜见尊贵的大首领!” 脱里罕哈哈大笑着站起,走过来边扶起铁木真边说:“好!好!快起来吧!” 宾主落座,铁木真正思量着怎样才能从脱里罕那里得到援助。还 没等铁木真开口,他就听见脱里罕长长地叹了口气。脱里罕回想起和也速该共同抗击塔塔儿部落的日子,要不是也速该,自己别说汗位,恐怕连性命也不保了。想到这里,脱里罕不免有些黯然神伤。 铁木真从脱里罕的叹息声中,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父亲还 存有深厚的感情,对自己也厚爱有加。于是他赶紧献上礼物,并述说起父亲与脱里罕的深厚情谊与自己的打算。脱里罕看到铁木真聪慧机敏,打心底里喜欢他,欣然接受了礼物,还 收铁木真做了义子,告诉他说:“放心,我会帮你把离散了的百姓和旧部重新聚集起来。” 从此,势单力薄的铁木真有了一个强大的部落做支持。不仅如此,有几个勇敢的年轻人也加入到铁木真的队伍中来,他们被铁木真的豪爽和义气所吸引,成为铁木真的忠诚下属兼伙伴。不久,铁木真又得到朋友札木合的帮助。终于,铁木真在大家的齐心帮助下,彻底打败了蔑儿乞人,救回了心爱的妻子。 铁木真这次的胜利,不仅报仇雪耻,力量也得到了壮大,而且他在草原上的声望与日俱增。 后来,铁木真凭借着自己杰出的谋划能力和正确的战略战术,在草原霸主的争夺中取得了胜利。1189年,铁木真继位称汗,成为各部落的首领。 自此以后,铁木真的铁蹄横扫各部,完成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的统一。1206年,四十四岁的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意为“海洋”或“强大”。 建立蒙古帝国以后,成吉思汗随即灭金、南宋。后又率军西征,冲破中亚、南欧各国,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辉煌的帝国。 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的战场上去世,巨星陨落。 在成吉思汗五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共进行了六十多次战争,仅一次战败。他招揽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以雄才伟略和军事天赋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功绩,令全世界称奇和赞叹,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二、《悲情英雄丁汝昌》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中日甲午战争。战争历经平壤之战、辽东之战、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历时九个月,最终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虽然清政府战败了,但在陰霾、屈辱的历史天空下,仍然涌现出许多熠熠生辉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硬汉的铮铮铁骨,有英雄的坚贞不屈,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悲情英雄,虽败犹荣。在这些人物当中,就包括甲午海战的悲情英雄——丁汝昌。 丁汝昌,安徽庐江县人,出身贫寒,虽然只上过三年私塾,却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为此,他积极投身军旅,转战南北。参加淮军后,跟随刘铭传立下战功,后升任提督。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掀起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丁汝昌被调往北洋水师任职。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组建军队,丁汝昌出任海军提督。他治军有方,对北洋水师的建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北洋水师培养了诸如邓世昌等将领。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事,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镇压,日军也趁机开进了朝鲜,并蓄意挑起战争。至此,中日甲午战争正式打响。在与日军的激战中,清军节节败退,前线告急。清政府命令丁汝昌于9月16日率北洋水师主力护航运输船,装运士兵到朝鲜增援。 9月17日拂晓,大东沟外海,天气晴朗,海面风平浪静。丁汝昌率领的北洋水师完成护送任务,正处于返航途中。指挥舰“定远”舰上,丁汝昌和士兵们一样,早早地起床,到甲板上巡视。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深知,一旦与日军的主力舰队相遇,将不可避免要决一死战。丁汝昌很清楚,北洋水师连年经费不足,武器设备陈旧,舰艇装备落后,航速奇慢,一旦开战,将如“纸老虎”般一戳就破。可是即便如此,他也要率领北洋水师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