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与真实历史故事的,汉宫秋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简述马致远汉宫秋和白朴梧桐雨在处理历史题材上的异同?

从宏观来看,有许多相同之处 首先是主题接近,剧情相似;都是末本戏,写帝妃之情,在评判其失政误国时,又对其爱情寄予同情。

其次是结构雷同,两折以前写欢情,第三折写离情,第四折写痛失之后的思念之情。最后,戏剧的气氛都是从欢到悲,由热烈而凄清,形成极大反差。悲剧的结局反映了剧作者共同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从微观看又存在许多差异,动与静,强化与淡化,如: 写欢情:《汉宫秋》基本是静态的,主要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梧桐雨》多方渲染,人物始终是处于动态的开放之势,表现欢情无限,爱情生活绚丽斑斓。写离情:灞陵桥边,汉元帝伫立凝望,且望且思,留连忘返,此为以静写动,以人物形体的静止反衬内心的波澜;马嵬坡前,唐明皇顿足捶胸,且哭且诉,痛不欲生,此为以动写动,以人物强烈的外部动作来强调其内心的剧烈震荡和悲伤。总的来说,对于失去妃子,汉元帝尚能从容自持,悲而不失态;唐明皇则不顾一切,一发而不可收拾。其原因之一是汉元帝失昭君,实现了和番,消除了国家的忧患,安享其位,仍至高无上;唐明皇此时是权力、妃子、换了生活永远失去,非常绝望。纵观两剧写情,《汉宫秋》如溪如流,《梧桐雨》如瀑如涛。风格上都属于问彩排,但前者悲凉苍劲,意境淡远;后者激扬慷慨,色彩浓重。

汉宫秋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汉宫秋》是一本历史小说,讲述了汉武帝时期,宫廷中各种权力和利益的斗争以及皇后、嫔妃们的心路历程。主要讲述的是一位首席嫔妃的生活故事,她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逐渐崭露头角,一步步地向着后宫权位的巅峰迈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开始感受到后宫之中的无奈和不乐,最终选择离去。而这一切,也都涉及到着宫廷之中的种种利益和道德之争,让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古代宫廷生活的真相。

马致远汉宫秋?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作品之一。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创作的杂剧。

该剧讲述汉元帝派毛延寿去民间挑选宫女,毛延寿借机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毛延寿画丑,因而被打入冷宫。后汉元帝巡视后宫偶然得见王昭君,遂加以宠爱,并封为明妃。

汉宫秋与真实历史故事的,汉宫秋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汉宫秋讲的是四大美女王昭君和亲的故事,是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的作品。全名为《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全剧4折1楔子,主角是汉元帝,王昭君。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从民间选美。王昭君长得美丽动人,因不肯贿赂毛延寿,遭其在美人图上落痣污容,入宫后只能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间听到昭君的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要将毛延寿斩首。

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并鼓动他向汉皇索要昭君和亲。元帝不舍,奈何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昭君为国家免遭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不得不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匈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亡。

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听到宫外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作品的主要内容描写了汉元帝对王昭君的爱情及王昭君对祖国的感情。此外还批判了封建社会昏庸无能的文武百官,痛斥他们面对大敌压境时的怯懦;讽刺他们在太平时可以共享太平胜宴,但国难当头时却还不如一个女子。

马致远的《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显然不是取材于正史,这个剧本所写的,并不符合史实。历史上的王昭君并没有自杀,而是嫁到匈奴去了。这个剧本的创作之时,正处于民族压迫极为严重的元代,因此,这个剧本富有现实意义,作者只是再借古讽今。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