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故事大全免费_历史名人故事大全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一、《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二、《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

三、《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四、《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五、《李清照夫妇典衣治学》

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丰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

扩展知识:古代名人名言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晋·曹植

译文: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南宋·陆游

译文:天下的事都是因为在困难之中发奋图强而成功,也都是因为成功后奢侈、萎靡不求上进而失败。

3、志当存高远。——三国·蜀·诸葛亮

译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先秦·屈原

译文: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蜀·刘备

译文: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历史名人故事有哪些?

1、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1851年1月11号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众起义,国号称太平天国。

2、詹天佑--{1861--1919年},爱国铁路工程师,南海人,1873年考取第一批留学幼童生赴美学习。

3、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丹灶苏村人。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

4、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号逸仙,曾用中山憔笔名故雅称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领导辛亥革命。

5位历史人物故事?

一、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二、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三、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四、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五、孙权喻吕蒙读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等鲁肃经过寻阳时,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历史名人故事大全免费_历史名人故事大全免费阅读

刘宽(120年—185年4月15日),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潼关)人。东汉时期名臣、宗室。汉高祖刘邦十五世孙,司徒刘崎之子。

历任大将军掾、司徒长史、东海相、尚书令、南阳太守等职。为政以宽恕为主,被海内之人称为长者。汉灵帝时被征为太中大夫,在华光殿侍讲。后转任侍中、屯骑校尉、宗正、光禄勋。

熹平五年(176年),代许训为太尉,后因日食策免,拜卫尉。光和二年(179年),再代段颎为太尉。在职三年,因日食免。又拜永乐少府,迁光禄勋。因揭发黄巾阴谋,封逯乡侯。中平二年(185年),刘宽去世,年六十六。追赠车骑将军、特进,谥号“昭烈”。

轶事典故

刘宽  (东汉)。华阴人。有失牛者。就宽车认之。宽下驾步归。有顷。失牛者得牛。送还。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典历三郡。温仁多恕。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示辱。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自责。见父老慰以农田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日有所化。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宽曰。羹烂汝手乎。封逯乡侯。子松。官宗正。(刘宽传)

  刘宽东汉华阴人,字文饶。为人有德量,涵养深厚。有一次,乘牛车外出,遇见有人遗失牛,找上刘宽的牛车来辨认,刘宽默默不言,随即下车徒步回家。经过片刻,失牛人找到了自己的牛,亲自送还刘宽并叩头谢罪说:“我很羞惭,愧对长者,愿任随长者处罪。”刘宽和颜悦色地说:“世间相类之物,容易认错,幸劳你送回来,这有什么好谢罪的呢?”邻里都佩服称赞他这种不与人计较的德量。

  汉桓帝时,征召刘宽授官尚书令,又升为南阳太守,推举掌理三郡。刘宽办理政事,仁厚宽恕,属下官吏有了过错,只以薄鞭轻罚,以示耻辱而已。推行政事有功,皆让给属下,灾殃变异出现,便引咎负责。见了父老,慰问乡里及农田之事,对少年勉励他们善事兄长,百姓感念他的德政,渐渐深受感化。

  刘宽性情温良,从未发过脾气,即使在急迫匆忙时,也未曾见他容色严厉,言辞急迫。夫人也感到奇异,为了试探刘宽的度量,想激他忿怒。有一次正当刘宽要赴朝会,衣冠装束整齐时,夫人命侍婢奉肉羹进入,故意翻倒沾污了刘宽的朝服,刘宽神色不变,仍然和祥关心地慰问侍婢说:“肉羹是否烫伤了你的手?”他的宽宏度量,竟然到此程度,海内闻风都尊称他为宽厚长者。

  到了汉灵帝时,刘宽官至光禄勋,封为逯乡侯,其子刘松官为宗正(管宗籍)。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