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历史小故事50字_井冈山历史小故事50字左右

井冈山的油灯故事简短50字?

井冈山革命力量的壮大,对敌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国民党开始对井冈山进行多次“进剿”和“会剿”,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

当时,在井冈山上,由于敌人的封锁,生活越来越难,部队所用的粮米油盐、服装弹药日见短缺。

部队用油非常少,煮菜、点灯都少不了油,而油又在敌人手里控制着,在最困难的时候则几乎见不到油了,油和其他物品一样成了宝贝。

为此,毛泽东关于用油的问题专门向全军宣布了一个规定,规定各连(直至营团机关)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在不办公时,即应熄灭。连部要留一盏一根灯芯的灯,以作带班、查哨用。从此,在井冈山上,全军都严格地执行了这个规定。

每到夜晚,随着熄灯号的响起,战士们就吹灭灯,只有连部的一盏灯,点燃着一根灯芯。

井冈山的红色经典小故事概括?

在井冈山上发生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我们这里着重讲述《一根灯芯》《朱德的扁担》《练兵与御寒》《空山计》《一块都是一块,一毛都是一毛》等5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

一根灯芯

文/朱良才

朱良才 出生于1900年,湖南汝城人。文中身份为红4军军部秘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逝世。

在井冈山上,由于被敌人封锁,服装弹药、粮米油盐都很困难。就拿油来说吧,煮菜要用油,点灯要用油……可是敌人封锁得紧,油进不了山;山上只出产点茶油,也很少很少。下山活动的部队,打土豪偶然搞了点油,就成了宝贝。

记得上山后不久,毛泽东同志亲自向部队宣布了一个关于用油的规定。内容大致是这样:各连(直至营和团以上机关)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不办公时,即应将灯熄掉。连部要留一盏灯,供带班、查哨等用,但只准点一根灯芯。

此后,在井冈山上,部队都严格地执行了这个规定。一到夜间,熄灯号“嘀嘀嗒嗒”一响,战士们就都吹熄了灯,只有连部的一盏灯,有一根灯芯亮着。

开始,我们还弄不懂:毛委员有那么多大事要考虑、策划,这么一根灯芯的小事,他为啥还要亲自作规定?后来才明白,这不是小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以保证全体人员有油吃,又使这有限的物资用的时间更长一些,能渡过困难,这是个好大的问题哩。

毛泽东同志最会区别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也最善于在一定的情况下抓住主要的问题。像这么一根灯芯,看来好像事小,但在当时却也要亲自去抓。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很深,一直到现在仍念念不忘。在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时,总爱用它来检查一下。

井冈山地区的革命故事都有哪些简短?

井冈山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这里发生了许多革命故事。以下是一些简短的井冈山革命故事:

井冈山历史小故事50字_井冈山历史小故事50字左右

2. 朱德的扁担: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同志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同志找不到扁担,就自己做了一根,并在扁担上刻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3. 八角楼的灯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常在八角楼工作到深夜。在这里,他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

这些革命故事只是井冈山地区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它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