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的历史故事50字)刘义隆的历史故事50字概括 2025-02-21 15:28:14 0 0 刘义隆典故史事? 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年—453年在位),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的弟弟,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 刘义隆在位三十年,十七岁即位,诛杀权臣,修明政治。 压抑豪强兼并,清理户籍,减免税赋,劝课农桑,奖掖儒学。 “元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史上大书特书的时代,有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等群星照耀;武将赫赫,如檀道济、沈庆之、宗悫等辈,横槊跃马,四击不辍。 在位期间宋国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的发展,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但同时,刘义隆不擅军事,行事不切实际,几次北伐均以惨败告终,同时,刘义隆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登基之后,对拥护他的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毫无情义,皆杀之。后来又杀名将檀道济、裴方明,流放彭城王刘义康等,大失人心。 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在借古讽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下片借用典故讽刺刘义隆的句子? “元嘉草草,封狼居前,赢得仓皇北顾.”是用历史典故:刘义隆.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几乎遭到覆灭的危险.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北顾涕交流”.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赢得”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离集遭到大败. 作者用典故的用意是: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胄之冒进.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