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石历史故事论文选题-画像石历史故事论文选题怎么写 2025-02-22 10:47:28 0 0 什么是画像石?什么是画像砖? 画像石(砖):指官宅墓室或祠堂(庙)建筑中刻画或模印着各种装饰画的石材、陶砖。(石多刻画,砖多模印)遗存至今的画像石(砖)以汉代的作品数量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 什么是山东地区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作? 嘉祥武氏祠画像石是山东地区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作。 武氏祠在今山东嘉祥县南武宅山,为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3个石祠的石刻装饰画,现保存刻石40多块。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四座祠堂。武氏祠画像采用分层分格的构图方法,复杂而又均衡匀称,善于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高潮。其雕刻方法为凸面线刻,画面工整朴实,其严谨、朴素、古拙的写实特色,在山东画像石中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典型意义。 画像石的名词解释? 画像石,是汉魏时期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一种精美的石刻艺术。画像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画像石的做法?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阴线刻。不管石面光滑或粗糙,物象全部用阴刻线条来表现。多数还在物象轮廓内施刻麻点、虚线或鳞纹,以突出物象质感。例如邹城龙水,枣庄大洼、小山,滕州岗头、马王,兖州农机学校等画像石。也有少数画像石线刻物象内不再刻点、线、纹,例如薛城南常乡画像石和邹城龙水的部分画面。 二、凹面线刻。物象轮廓内雕成凹面,物象轮廓用阴线刻成。嘉祥五老洼、吴家村、花林村、洪福院、蔡氏园,邹城师专,济宁师专等地出土的画像石用此刻法。物象外石面有的光滑,有的则刻成竖线纹。 三、减地平面线刻。物象轮廓外减地(有深有浅),凸出的物象轮廓平面上再刻阴线,表现物象细部。凸面上有的较平滑,有的较粗糙。嘉祥宋山、齐山、甸子、南武山,邹城野店,梁山后集,泗水陈村,滕州西户口等地,都出土过这种画像石。 四种雕刻技法之外,还有少量高浮雕、透雕。大都出现在鲁中、鲁东和临沂地区,济宁、枣庄并未见到这种刻法 画像石和画像砖区别画像石和画像砖具体有什么区别? 画像石与画像砖是独具特色的秦汉绘画遗产。画像石是以石为地,用刀代笔的绘画,多见于墓室、石享祠、石棺、石阙、石碑、崖墓等石质建筑中。 画像砖是模印或捺印有图画的砖,一般都砌墓室的。其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画像石不完全相同。但皆是是在砖石的平面上先经过绘画,然后再进行雕刻,一般都是浅浮雕和线刻的形式。因此是介于雕刻和绘画之间的一门艺术,又比较接近于绘画艺术的效果。 从绘画角度看,它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与浮雕、线雕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石刻画由于受材料和工具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绘画那样作历历具足的描绘,也不能像圆雕那样作面面俱到的塑造,因而石刻画难以对形象的细部及内在的精神思想、感情性格作出细腻的刻划,所以它都是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来反映所要表现的内容。 重动势、重气势、重大体、大貌就成了这种艺术的共同特点。虽然各个地区的画像砖、石具有不同的风格,但在形象刻划上都是取其大貌,不拘小节,依从大动势来表现,造成强烈的气势,形成紧张的力度,从而构成了秦汉画像砖、石所特有的奔放飞动之美。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