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廷故事)历史朝廷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有哪些?

春秋时期晋文公在与楚国交战时,因能“退避三舍”,一战而称霸诸侯。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

在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阳明率兵征伐,一举擒获了朱宸濠,为朝廷立了大功。但是当时受正德皇帝宠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以为他夺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就四处散布流言:“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伐,才抓住朱宸濠自我解脱。” 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与总督张永商议道:“如果退让一步,把擒获朱宸濠的功劳让出去,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作妥协,江彬等人很可能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擒获了朱宸濠,是总督军门和士兵的功劳。如此一来,江彬等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王阳明称病到净慈寺修养。张永回到朝廷之后,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高尚之举,正德皇帝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就免除了对王阳明的处罚。王阳明以退让的方法,避免了飞来的横祸。

以上的两个事例说明,翟方进以退让之法,化敌为友,王阳明则以退让之法顾全了大局,保护了自身的安全。就现实社会的生活而言,努力进取、坚持不懈的行为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既需要勇敢拚搏,也需要有为有守。退让不仅是一种机智,也是一种坚忍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瞬间的忍耐,将使狭隘的人生之路变的无限广阔。

三国演义:董卓进京祸乱朝廷的主要内容(越少越好)?

灵帝死,大将军何进扶立少帝,诏外兵入京,诛杀宦官。宦官杀死何进,袁绍等尽灭宦官。董卓趁机拥兵入京,废少帝,立献帝,把持朝政。曹操谋刺董卓不成,逃到陈留,发矫诏联合诸侯共讨董卓。关、张加人联军,关羽温酒斩华雄,三人又合力击败董卓骁将吕布,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火焚洛阳,曹操率兵追击,中伏兵败,诸侯各怀异心,联军随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长安愈益骄横暴虐,司徒王允巧设连环计,先将府中歌女貂蝉许嫁吕布,后又献与董卓,离间二人。吕布与王允合谋杀死董卓,但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击败;王允被杀,李、郭执掌大权。

历史上如莲一样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在查访后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在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反遭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元和五年(810年),降授河南县令。当时,魏、郓、幽、镇四藩镇各设留守藩邸,暗中蓄养士兵,并窝藏逃犯,意图不轨。韩愈要揭发他们的违法行为,便部署官吏,事先自断他们与百姓往来,等天明就公布,留守官员十分害怕,被迫停手。

秦淮八艳传奇故事?

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曹昂詹荔:曹昂(242-163年)是汉朝末年的大臣,他结识的苗家姑娘詹荔,可以说是一段传奇的爱情。詹荔率直、尖酸,曹昂慧黠异常,他们在政治联系、文学交流上相互促进,尽管最终曹昂被腐败朝廷所扼杀,但是他们之间的故事仍然令历史上万千恋人惋惜。

2、李佩环玉老金:李佩是魏晋时期的女儿红,她嫁给白衣书生玉老金,共经历前后七十多年的真心相对。两人相处之间,不顾外界偏见,毫无保留地分享彼此的人生感受。最终当他们两个老人携手而去的时候,激起了一阵阵李佩玉老金的“宣言”:毕竟,爱情并不总是受到贬低!

3、赵尧萍李忠:赵尧萍(683~701年)是当时朝廷嫔妃中的佼佼者。因为机缘巧合,她遇到了李忠,一位朴实而勤奋的百姓医生。开始,赵尧萍只是有点好奇地看上了当地“中医护国家”的李忠;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最终确立了一段美好的恋爱关系。毕竟,爱情灰尘中存在着爱情!

4、乔邹云:乔邹云是唐朝时期的大臣,他与著名的唐宫女陆撒的爱情传奇成为当时的热点谈论。乔邹云出身贫苦,但聪明过人。他最终与曾经是名门之乡的陆撒结为夫妻,不仅使双方的爱情结缔深厚,也警醒后人:在这个社会,贫富高低,最重要的还是双方的个性和心灵之美!

烟台东西炮台革命历史资料?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与大连隔海相望,可以说想要进入渤海就必须经过烟台。从光绪帝即位起,烟台在归岱山、通伸岗上就设立了东、西炮台。

随着岁月的流失,东、西炮台老了、旧了,但是其背后的历史却愈久弥新。

东炮台

1891年4月,李鸿章奏请光绪帝在烟台的归岱山上修建炮台以防洋人从渤海入侵。但此时的李鸿章还不知道,10年后的《辛丑条约》让自己保家卫国的理想终成泡影。

归岱山属于黑夼山山脉,在入海口处形成了一座三面环海的小山。为什么要把东炮台设在归岱山上呢?从地理位置上看,岿岱山、芝罘岛、崆峒岛形成三角样式,三处之间可以相互照应,形成天然的防御门户。

“雄风海表”还是“表海风雄”?有人说是倡导汉字横排第一人马建忠所写的“雄风海表”,还有人说是金沟寨人曲凤翼所写的“表海风雄”。无论是哪一种都有“中华扬威”之意,足以见得清末洋务派想要守护封建朝廷的决心。

东炮台主要分为地上跟地下两个部分,地下墙体大约有2米厚,由黄岛巨石砌成,设计成四面相通的样式:坚固、稳定,让人不得不赞叹老祖宗的智慧。

炮台清一色采用当时德国最先进的克虏伯大炮,可以360°旋转辐射周围5.4海里的范围。武装烟台当地海防装备的同时,也极大的震慑沿海倭寇。

西炮台

西炮台虽然没有东炮台“出名”,但是却拥有比东炮台更深厚的历史。炮台建于1876年(光绪二年),因为与东炮台相对所以烟台本地人更习惯称其为西炮台。

登上西炮台才有种烟台尽收眼底的快感,西望八角,北眺芝罘岛,东观烟台山、养马岛。清晨整个海城烟雾朦胧,让人顿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城门上“东藩”有京津门户之意,穿过大门,七千多平方米的练武场豁然开朗,可以想象有多少海防将士在这片练武场上苦练杀敌本领。

跑马场是贯穿整个西炮台,长长的走廊连接了8处炮台,依山而建,由凹凸不平的巨石铺成,整齐凹陷的外墙让你对那段历史想入非非,静静的聆听仿佛能从山上的松柏间听到马蹄飞奔的回响。

据说,西炮台从来没有发过一枚炮弹,山上只剩2座炮台,孤零零的守望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很难让人再记起当年的雄风、当年的威武、当年的震慑......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