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故事?关于夏朝的8个小故事

一、关于夏朝的8个小故事

1、桀在位的时候,非常的荒淫。他命令手下将全天下的美女都搜罗了起来,然后将她们都纳入到了自己的后宫之中,他还建造了各种宏大的宫殿,而光是建造这些宫殿,就花费了当时全国接近三分之一的物力和人力,但是桀却是对这些东西非常的热衷。他喜欢建造这些东西来满足他自己的虚荣心。

曾经有大臣跟他说,一个君王如果不能够听从大臣们的建议,那么他就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但是桀丝毫没有将这些话放在心上,他反而说,我是国家的君主,也就是相当于天上的太阳一样。天下的百姓们不能够没有太阳,所以他们也不能够没有我。什么时候太阳掉下来了,我才会灭亡。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得夏朝最后是灭亡在了他的手上。

2、夏朝之前,君主这个位置都是采用的禅让制,也就是说谁有能力就由谁来坐这个位置。当时的尧舜都是这样做的,而这种做法也是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的。

是因为禹比较自私,所以才强行将这个君主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当年禹为了天下的人们免除洪水的侵扰,奋斗了好多年才将肆虐天下的洪水给治理好了,可以说,他是一个心中有天下的人。

其实,禹在退位之前,是想要将位置传给当年跟着自己治水的大功臣伯益的,但是不巧的是,伯益竟然是因为不幸去世了,结果当时的禹也死了,而皇位就没人去做了。

3、杜康酿酒:

杜康由一个负责管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食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嫘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树干。

树干里边已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时,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进行了掏空处理。不几天,就把打下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了。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便成了酒。

4、太康失国: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

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5、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是启在战于甘之前,召集左右高级官吏申明纪律约戒的誓师词。第二段是誓师词全文,首先宣布有扈氏罪状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意思是指责敌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罚。

其次宣布军事纪律,命令部属各自奉行命令,忠于职守,努力战斗,还申命奉行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受到奖赏,违背命令者,将在社坛前处死。战争进行得很激烈,最终夏后氏获得胜利,启得以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6、孔甲是夏朝的第十四代国君。这个人荒淫无度、骄纵轻狂,而且还特别的迷信鬼神之事。平时他也不理朝政,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才当的国君,所以上天早已把一切都给他安排好了,不用他操心,他只要吃喝玩乐就可以了。

有一天,孔甲带着几个大臣到河边游玩,发现有两个“怪物”正趴在河边晒太阳。孔甲吓了一跳,他旁边的一个大臣却说:“国君别怕!您仔细看看,趴在那里的正是您日思夜想的龙呀!”

7、有了方十里之地和五百人之众,少康开始谋划复国。他首先和逃亡有鬲氏的夏臣伯靡建立联系,收抚斟灌氏、斟寻氏被伐灭时逃散的族人,组建、发展武装办量。然后“使女艾谍浇,使季抒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传说女艾是少康之臣,被派打入浇处为间谍,季抒则是少康之子,诱杀豷等,都反映了处心积虑、以弱胜强的谋略。浇是传说“多力,能陆荡舟”的勇猛之士。寒浞代夏,所拥有的土地、人民远多于后相,所以少康复国的军事斗争,更多使用了诡诈手段,经历很多曲折,不是轻易得胜的。《楚辞·天问》有:“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其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浇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这首诗透露出少康曾用行刺或袭击的方法除掉了浇,很可能就是女艾夜间行刺,错杀为浇缝裳上了坚甲,自以为万无一失,却还是被少康寻找到机会,利用田猎放犬逐兽,袭杀浇而断其首。进而攻灭豷、寒浞。

寒浞自杀未遂,被绑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各项罪状,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凌迟至死。少康命人将豷剁成肉酱。少康重建了夏后氏的统治,建都纶邑。在位期间,少康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史称为少康中兴。

8、通过自己的本事,干掉了本应奉天承运的伯益,独揽了大权。当时毕竟是禅让制的时代,虽然是末期,但是禅让观念还是正统观念,因此有很多部落首领不服启是必然的。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甘之战。

为了宣布自己的统治地位,启学自己的父亲大禹,在今河南禹县举行了一次盟会,不仅通知内部系统的各个部落,还通报给周边的各个附属邦国,来宣誓自己的主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钧台之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康失国

二、夏商西周时期历史故事有哪些

1、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2、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3、姜太公钓鱼

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

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4、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展开对外活动,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5、假道灭虢

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三、夏朝有哪些历史故事

改朝换代的开始——夏灭商起: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共传14代、17个王。夏朝的势力和影响达到黄河南北,直到长江流域。夏朝未年,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到孔甲的四世孙桀(第十七个王)即位,他更加暴虐,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商汤乘机灭夏。占领夏朝的统治中心,灭掉夏朝的属国。夏朝灭亡,商朝建立。更多夏朝故事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