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历史故事?孔子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4-08-30 00:57:23 0 0 一、孔子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孔子学琴众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了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以貌取人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孔子改错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学生周游各地,讲学传道。一天,他们来到朐阳山下.师生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学生也都跟着登山。孔子一鼓作气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只见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边,好大的海哟!这时,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迎面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呀!"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渔网,右手拿着渔叉,肩后背着渔篓,腰间系着葫芦,迎着他们走过来,边走边说:"不要慌,跟我来!"老渔民把孔子和他的学生领进了一个山洞。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渔落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儿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大发,不由地吟诵起来: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孔子问:"怎么不对呢?"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都不妥当。难道海水波浪滔滔只有千层,沙滩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子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老渔民说:"最好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孔子一听,心服口服,正想赞叹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老渔民也火了,厉声问道:"谁是圣人?"子路指着孔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孔夫子、孔圣人!"孔子阻止道:"子路,不可傲慢!不可无礼!"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事事都比别人高明啊!"孔子把学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我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完,顺口吟出小诗一首: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从这以后,山里人就把朐(qu)阳山改名叫孔望山了。后生可畏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欲速则不达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升堂入室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二、孔子10个简短小故事以下是我摘抄的孔子10个简短小故事:1、孔子学琴:孔子年轻时曾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他非常刻苦,每天都要练习很长时间。师襄子对他说:“你已经弹得很好了,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2、孔子与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他非常聪明,但有时候过于自信。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果我能治理好一个大国,我会怎么做?”孔子回答说:“首先要学会谦虚,不要自以为是。其次要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3、孔子与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他非常尊敬孔子。有一次,颜回问孔子:“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要有高尚的品质,要懂得仁爱、忠诚、诚信、宽容等美德。”颜回听了孔子的话,努力修身养性,后来成为了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4、孔子与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性格刚烈,有时候容易冲动。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孔子回答说:“要学会冷静思考,不要被情绪左右。5、孔子与宰我:宰我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非常勤奋好学。有一次,宰我问孔子:“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懂得仁爱、忠诚、诚信、宽容等美德。还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6、孔子与子夏: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非常聪明,但有时候过于自信。有一次,子夏问孔子:“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孔子回答说:“要勤奋好学,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还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要自以为是。”7、孔子与子张:子张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非常尊敬孔子。有一次,子张问孔子:“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圣人?”孔子回答说:“圣人要有高尚的品质,要懂得仁爱、忠诚、诚信、宽容等美德。还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包容一切。”8、孔子与子游: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非常聪明,但有时候过于自信。有一次,子游问孔子:“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孔子回答说:“要勤奋好学,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还要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9、孔子与子贡论政: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他非常聪明,但有时候过于自信。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您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应该如何治理?”孔子回答说:“政治要以民为本,关心民生。还要依法治国,公正无私。”10、孔子与弟子论道: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谈论道德修养。孔子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懂得仁爱、忠诚、诚信、宽容等美德。还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弟子们听了孔子的话,都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努力修身养性。三、孔子与晏子的故事孔子和晏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的巨人。两人之间的那些故事用“相爱相杀”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公元前516年,鲁国大乱,孔子跑到齐国想在此施展自己的才学,完成自己的梦想。孔子觐见齐景公时,面对齐景公的提问,孔子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齐景公听了很高兴,就要给孔子封赏,这个时候晏子说话了,指出了孔子回答中四个不可取之处,齐景公觉得晏子说得有道理,所以对孔子只赏不封,自此以后,齐景公不再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知道梦想在这里实现不了,就找机会回去了。公元前500年左右,之前返回鲁国的孔子大显身手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当孔子再次来到齐国时,齐景公对孔子更加尊敬和信服,孔子来了句“匹夫营惑诸侯者罪当诛”,孔子说的就是晏子,不久之后晏子就去世了。关于晏子的历史故事介绍:1、巧救烛邹齐景公喜欢养鸟,烛邹负责给齐景公养鸟,有一次,齐景公的鸟飞走了,齐景公非常生气要杀烛邹。晏婴知道后,就故意说了三条罪状明里是细数烛邹的罪状,暗里是劝说齐景公玩物丧志,且因为小事迁怒于人。最后齐景公尴尬认错。2、机智多谋,内辅国政晏婴在辅政齐国期间,经历了三代国主,辅政风格充满了策略和智谋,可能做不到某些诤臣那般直言不讳,但是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效果甚至更佳。二桃杀三士。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三人自恃勇武且居功自傲,引起齐景公忌惮,怕三人之后会成为齐国的祸患。晏婴让齐景公用两个桃子赐予三人,巧妙地运用三人争功的心理,离间三人,最后三人皆因争功而亡。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