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有什么故事?
忽必烈在1257年秋发大军进攻安南。
时值蒙古兵盛锐之时,双方甫一交手,“交人震骇”,水陆军大败。缴获大量战船,一鼓作气,直入安南国都。国王陈日煚早就跑到海岛上躲起来了。蒙军入城后,发现先前所派的两个信使被安南人关在狱中,其中还死了一个。忽必烈最不能忍受“杀使”之辱,立即下令屠城。
陈日煚回到国都,见满城死人,宫殿尽毁,悲愤至极。不过,他再不敢杀使,只是派人把两个元使捆上遣送出去。
忽必烈涮羊肉的典故?
“涮羊肉”是名特风味。但能流传下来却和忽必烈有关。传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
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口不绝。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另一种说法:13世纪,蒙古人崛起,建起了一支慓悍的骑兵部队。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和今蒙古共和国等广大区域。元军以骑射见长,被称为“马背上的帝国”。
忽必烈与安童的故事?
安童出生于1248年,蒙古札剌儿氏人,开国功臣木华黎的四世孙。忽必烈继位后,安童被召入宫中做了宿卫,为四怯薛(成吉思汗组建的一支皇宫禁卫军,一般由贵族、功勋等后代组成)之长。公元1265年,安童升任中书右丞相。他非常尊敬汉族士大夫(知识分子),自己也深受儒家影响,推崇汉法,积极帮助元世祖推行汉法政策。
1275年,安童受命担任阿力麻里的长官,忽必烈第四子那木罕率军随同,以防西北诸王的叛乱。
1276年,参谋团中的昔里吉叛变,伙同他人拘捕了那木罕,移交给了海都的盟友、钦察汗忙哥帖木儿,安童被押往窝阔台之孙海都(窝阔台汗国的建立者)。1284年,安童被放还,仍是丞相。1287年,忽必烈组建尚书省,中书省形成了摆设,安童因此失去了元世祖的信任,迫不得已辞职,于1293年去世,终年45岁。
蒙古起源于成吉思汗还是忽必烈?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在成吉思汗的基础基础上建立大元帝国,实现了成吉思汗多年未能实现的愿望。
成吉思汗是蒙古草原上千百年来难得一遇的奇才,他是蒙古草原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人物。
在成吉思汗没有出现之前蒙古部落军事实力虽然强大,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始终都是一盘散沙。
成吉思汗也不是天生就是一个打仗的天才,他也是在自己人生当中一步一步磨练出坚毅的性格和必胜的信念,在这样坚定的毅力之下,才实现了蒙古的大一统。现在蒙古草原之上依然回荡着成吉思汗当年的故事。
他已经成为了蒙古部落的烙印,深深的印在蒙古部落每一个子民的骨子里当中。成吉思汗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后代,但是他的父亲被敌人抓走,成吉思汗开始了自己茫茫草原之上的流浪生活。
多年的风吹雨打磨练了自身坚毅的性格,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能保持一种向上的积极态度和必胜信念,相信最后胜利的一定是自己。
在流浪的过程当中,成吉思汗也结交了很多的好朋友,不断汇聚原来部落当中的人,形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成吉思汗的第一次战争就是面对曾经杀死自己父亲的部落。在这次战争当中充分展现出了成吉思汗作为一个领袖的才智和能力,这一战也让成吉思汗这个名字响彻在蒙古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响彻在蓝天白云的天空之上,从此成吉思汗踏上了自己多年的军事生涯当中。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铁血铮铮的一生。从一个流浪儿童变成蒙古政权大一统的领袖,他的传奇故事已经被人们所铭记,忽必烈是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大元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