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历史故事,荆州历史典故 2024-08-30 04:32:13 0 0 一、荆州历史典故1、刘备借荆州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乘胜进军,经年余激战,最终夺取荆州城。由于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所以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曾被汉献帝封为左将军,号左公,刘备驻扎油江口后即改油江口为公安,取“左公安靖,日后强雄”之意。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公元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方针考虑,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2、周瑜谋荆州周瑜设计,让刘备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成亲。婚后,刘备一直住在东吴。越云按临行前诸葛亮设的计策:假称曹操攻打荆州,催刘备回去。刘备信以为真,和周瑜派追兵赶来,刘备十分惊慌,于是来到车前泣告孙夫人说:"你哥哥和周瑜合谋将你嫁给我,是想用美人计杀我,再夺回荆州。我冒死前来,是敬慕夫人的名声,今天只有夫人出面才能解救,如夫人不出面,我只有一死。"孙夫人一听,立即卷起车帘,大声对追兵说:"你们想造反吗?周瑜这个贼子,我东吴不曾亏待于他。刘备是我丈夫,我母亲和我哥哥知道我要回荆州,难道你们是来抢我们的财物吗?"孙夫人一面大骂周瑜,一面让人推车前进。又走了不到五、六里,孙权派兵将赶来。孙夫人让刘备先走,自己和赵云在后,并叱喝来人说:"你们专门挑拨我兄妹不合,我奉母命回荆州,便是我哥哥来了也得以礼送行,难道你们想害我吗?"来将不敢说话,一看又无刘备,只有赵云怒目而视。只得回营禀报。待追兵再带孙权宝剑赶到江边时,诸葛亮已亲自带船接应,把刘备和孙夫人接回荆州。3、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出兵对付曹操的军队,把他们赶到了长安。刘备派关羽攻打樊城,恰好这时汉水暴涨,关羽利用大水淹没了曹军大将于禁的七支大军,乘胜包围了曹军占据的樊城。曹操为解樊城之围,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他写信给孙权,劝说孙权乘现在荆州后防空虚,攻取被刘备夺去的荆州。这样,当关羽听说荆州被夺,定会撤军回救,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孙权采纳了曹操的建议,派大将吕蒙攻取荆州。吕蒙从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处都是烽火台,防备也不见有松懈的迹象。他和孙权商量,对外假称生病回去休养了,以此来麻痹关羽。孙权另派年轻的陆逊接替吕蒙。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对他水淹于禁七军大大称赞了一番,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万分仰慕之情。关羽看信后,认为陆逊初出茅庐,比吕蒙好对付多了,就放松了警惕,陆续把防守荆州的人马调拨到樊城。孙权接获曹操书信,欣然答应攻取荆州。便将取荆州的任务交给大将吕蒙。吕蒙到陆口,探子报告说沿江都有烽火台,荆州军马也有所防备。吕蒙闷闷不乐,便躺下称病不出。孙权便派女婿陆逊去看他,陆逊知道吕蒙无病,却劝他装病辞职。孙权依计召吕蒙往建业养病,于是攻打荆州之事,便让年轻的陆逊接替。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信中对关羽大肆吹捧。关羽从此松懈了对荆州的防备,并将荆州的兵力调往樊城。孙权得知荆州防务空虚,便拜吕蒙为大都督起兵攻荆州。吕蒙将战船伪装成商船,精兵扮成商人,骗过烽火台的守兵。当夜二更船内精兵杀上岸来,占了烽火台,拿下了荆州。4、刘表单骑取荆州袁术与他兄长袁绍闹下了嫌隙,而刘表则和袁绍交好。根据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的推论,袁术将刘表看作敌人,并且派了孙坚来进攻。至于袁术为何能使得动孙坚,下回再讲。总而言之,刘表不仅能靠实力以黄祖为主力守住了江夏,并且靠运气射死了孙坚。从此,袁术一路便不必再忌惮了。而不久,袁术为曹操联合了袁绍赶出南阳,刘表便趁机把势力安插进去。《隆中对》提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我以为不然。孙坚一生,四处转战,从江东到西凉,从长沙到洛阳,治无定所,并没有为江东政权的建立作出什么贡献。孙坚实在算不得一个军阀,他是一员一流的骁勇战将,忠烈的汉家臣子。孙坚忙碌一生,到头来全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孙坚一位堂弟孙贲,收拾了孙坚的残余部众,跑去投靠了袁术。5、曹操取荆州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我的虎女什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见关羽实在无礼就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夺回荆州。他的大将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在吕蒙渡江的同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带大队人马攻打关羽。徐晃的兵比关羽多,他把关羽包围起来。关羽带着关平、廖化拼命冲杀出一条血路,退到荆州城外的一个小城,麦城。这时,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派廖化找刘封求救,刘封胆小怕事,不敢出兵。吕蒙派诸葛亮瑾劝说关羽投降。关羽拒绝道:“你要不是诸葛亮的哥哥,我早就把你杀了!”吕蒙看关羽不投降,就派兵加紧攻打。关羽知道麦城马上要被攻破,就留下王甫、周仓守麦城,自己率领关平、赵累和200名士兵从北门冲了出去。关羽在狭窄的山间小路上遇上两次伏击,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关羽一心想快点跑回成都,别的什么都顾不上了。突然一声炮响,关羽的马被绊马索绊倒,他从马上摔了下来,伏兵立刻把他捆得结结实实。孙权要劝降关羽,关羽大骂孙权。主薄左宪对孙权说:“曹操当年对关羽那么好,可关羽还是杀了他的人,去投奔刘备,你现在能留住关羽吗!”孙权就把关羽杀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借荆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奇袭荆州之战二、荆州历史古城的来历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出发,都想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两眼紧盯着荆州;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命根子,把它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终三国之世,无论是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还是魏、蜀、吴霸业的兴衰,无不跟荆州的得失相关;而其中兴衰成败的历程,也无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荆州居其中。魏晋以降,荆州均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荆州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这里成为江陵县的治所。西汉初年,封临江王于此地。其后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荆南国等在此建都。楚、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于此地。荆州城的城郭,在战国末年形成。汉代已有城墙。蜀将关羽、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梁元帝、南平王高季兴等,都对荆州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南宋淳熙年间,重修城墙,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挖城壕。元初,忽必烈下令拆除荆州城。元末,朱无璋称吴王时,派员依旧基重建荆州城。明末,张南忠率义军攻占荆州城,将城墙拆毁多半。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筑荆州城,并重新命名城门:东门曰寅宾门,东南门(小东门)曰公安门,西门曰安澜门,南门曰南纪门,大北门曰拱极门,小北门曰远安门。荆州城现存砖城为明末清初建筑。整座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城垣周长10.5公里,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1970年后,随着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城垣上新开3座三孔城门,原有的6座城门,共有9座城门。砖城内有土筑城墙,与砖城相依,城上可通行。砖城外有外环道与水城环绕。水城俗称护城河。荆州城墙高9米左右,城墙厚10米左右,城墙上有3座藏兵洞,24座炮台。原有城楼6栋,其中5栋毁于战乱,仅存拱极门(大北门)城楼朝宗楼。八十年代,政府拨款重建寅宾门城楼,沿用旧名,曰宾阳楼。荆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后一次修复以来,已有350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为数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较完好的一座,是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的广泛流传,使得荆州名扬四海。现在,荆州城已成为我国三国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区,有30多处三国遗踪和文化景点供游客探寻。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干原腹地,是产生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辉映并重,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荆州又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胜地。魏、蜀、吴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荆州的古老底蕴,更可上溯到绵延久远的史前时期。距今5、6万年前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在古城东北4公里处;古城附近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0余处。无可置疑的史迹辩地告诉人们,荆州这块古老的热土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荆州古城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镇。秦时,这里置南郡设江陵县。汉时,沿习秦制,汉武帝划全国为十三州,荆州是其一。其时,荆州城已是当时全国的十大商业都会之一。三国时,这里是争霸的要津。此后,东晋末年的安帝,南朝时的齐和帝、梁元帝、后梁宣帝,隋时的后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南平国王等,先后有11个纷争王侯在此称帝(王)建都,长达100余年。唐代的荆州是陪都,称“南郡”,与长安城南北呼应。元代时,这里曾是荆湖行省省会。明代洪武年间,这里是湖广分省的省会。明以后,这里一直是州(府、署)、县的治所。荆州在中国漫长历史的演进中,所处的这种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荆州古城的发展与进步。荆州古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荆州城内及其城周附近,有着众多的古迹名胜。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国的故都,三国纷争的遗迹,历代名人的胜踪????似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荆州古城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迹之一。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时期的砖城;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叠压在现城墙10米以下的五代砖城的发现、使荆州城砖城的修造历史从始于明代的普遍认同,又上溯了400多年。这次考古发掘还证实:从三国时代起,荆州古城墙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移位距离仅在50米左右范围内;土城墙远远早于砖城墙。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城小北门西侧,发现了一段长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间夯筑的石灰糯米浆城墙。此段城墙虽经500多年,至今仍坚如磐石,世所罕见。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砖城厚约1米,墙内垣用土夯筑,下部宽约9米。墙体外用条石和城砖砌筑。砖城通高9米,周长11281米。砖城墙体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的烧制有文字。游客在攀登东门城楼的马道上即可见到部分已采取保护措施的文字砖。文字砖记载了操办城砖的官府、官员和时间。从文字砖记载的产地得知,城砖非只出自原荆州地域,鄂豫陕三省交界的均州、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靖州、江西省的茶陵以及湖南全省均有文字砖砌在荆州城垣上。而荆州城墙上发现最早的、有年号的文字砖是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此砖比在万里长城上发现的万历年间的文字砖要早207年。文字砖是荆州古城墙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档案实证。同时也是人们游览古城赏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荆州古城墙四周,原有城门6座,即东门、小东门(亦称公安门)、北门、小北门、西门、南门。除小东门之外,其他五座城门均有闾门,为二重门,二门之间有瓮城,二重门各设一个木质对开门,木门内还有一道10厘米厚的闸板,以防水患。每座城门均设“双保险”,前后两道门,二门之间建有瓮城,以便“瓮中捉鳖”,致攻城之敌于死地。为缓解城内交通,建国以后,新开城门3座,即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新开的城门均无瓮城。6座古城门上原都建有城楼,现只有东门和大北门两处有城楼。因此,游览领略古城墙风采,最好的去处就是东门和大北门。东门又称“寅宾门”。城楼为“宾阳楼”,始建于明代,现城楼为1988年重建。东门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因此,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大北门又称拱极门,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驿道出口,人们在这里送亲友远行,习惯折柳相赠,祝福平安,故大北门又称柳门。大北门城楼名“朝宗楼”,城楼脊枋下方书有重建此楼的时间:大清道光十八年岁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时丁巳时重建。大北门城楼是古城墙上唯一尚存的城楼古建筑。此楼古朴壮观,电影《小花》、《路漫漫》、《战国钟声》等均在此拍摄过外景。宾阳楼和朝宗楼内均设有楼梯,游客可登临其上居高临下,饱览古城的万千神韵。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城墙上建有城垛4567个,炮台26个以及藏兵洞4个,而如今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构建精巧、别致,游客到公安门景点南侧百余米处即可观赏领略到荆州古城墙上的这一特有军事设施的风采。荆州城古老且历经沧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爱。特大型环城公园的兴建,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内涵丰富的新景观:城墙上行人,内环道上驱车,外环道跑马,护城河上荡舟。古老的荆州城正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异彩。三、荆州发生过哪些有名的历史事件荆州古城荆州历史大事楚文王都郢:周平王三十一年(前740),楚君熊通自立为楚武王,东征西讨,最后死于伐随途中。公元前689年,其子熊赀继位,是为文王。是年,楚文王为有利于对弱小诸侯国的兼并,拓展疆域,将都城从丹阳迁至战略要冲郢(即纪南城,位于荆州城北5公里处),并采用板筑法建起高大而坚固的城垣。楚文王继承乃父遗志,尚武强国,很快便灭掉了息、邓、申、夔诸国,扩充了楚国的版图。楚都郢作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达411年。一鸣惊人:楚庄王熊旅年不满20就登上了王位,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淫逸无度,并宣布"有敢谏者死无赦"。朝臣伍参入见庄王说:有一种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您知道这是什么鸟?暗指庄王三年来不理政事,无所作为。庄王回答这个隐语时说,这鸟虽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果然,庄王乃罢去淫乐,亲理朝政,罢免和诛杀了一批奸谗小人,起用忠臣良将,对内平息叛乱,励精图治,对外则大举用兵,以壮国威。在以后的20年间,庄王东征西讨,饮马黄河,观兵周郊,问鼎周室。?之战大胜强晋。庄王之世,兼并诸侯26国,拓地3000余里,威德立于诸侯之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量入修赋:公元前548年,楚康王在郢都(纪南城)宣布"量入修赋"的法令,开始了根据土地的收入征收赋税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权。这是楚国奴隶制崩溃的开端,标志着封建制度的萌芽。孙武水淹纪南城:楚昭王十年(前506),吴、楚柏举之战中楚师大败,吴师逼近郢都,楚昭王弃都避难,派将军宋木等坚守纪南城。吴军主将孙武巡视荆门外,发现漳河水势浩荡,故令屯兵高处,一夜之间挖深渠一条,引漳水淹灌纪南城。随着汹涌澎湃的漳水灌入,城中一片汪洋,楚国守军大乱,吴师则乘木筏攻入城内,纪南城遂被吴师占领。这次战役是军事家孙武巧用水攻夺取胜利的典范战例。吕蒙"白衣渡江"袭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关羽率主力攻樊城,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荆州,将军傅士仁守公安。刘备力量的发展为孙权所忌,乘关羽远在樊城的机会,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使其放松对东吴的警惕,一面于闰十月命吕蒙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吴军沿江而上,进到寻阳(今广济东北)时,吕蒙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不断清除沿江守军,在说降公安守将傅士仁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太守糜芳开城降吴。吕蒙占据荆州后,抚慰蜀军将士家属,不扰居民,并令陆逊西取夷陵(今宜昌东南)、秭归,以阻刘备增援荆州,切断关羽入川的退路。关羽率军回救荆州未果,十一月西走当阳县麦城,十二月至临沮(远安北)中埋伏被吴军俘杀。沙市设日本租界: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八日,沙市全发园面馆工人杨兴全在"洋码头"附近被招商局看守殴打致死,激起公愤,民众焚毁海关新屋、英国泵船、招商局及日本领事馆等,掀起反帝怒潮。后遭清政府镇压,江陵县知事刘秉彝将余以仁、李德胜、张太真和更夫周兴全四人以祸首罪名砍头悬挂示众三日。清廷向日本领事馆赔款道歉。八月二十八日,日领事永陇与清政府荆宜施道签订《沙市日本租界十七条》,准许日本人在沙市设租界。辛亥革命军攻克荆州:为响应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8日晚,驻宜昌的清军新军中革命党人唐牺支宣布起义并光复宜昌。为减轻清军对武昌的压力,巩固长江上游地区,唐于11月19日兵分四路直逼荆州,战至25日,先后夺取八岭山、万城堤、秘师桥、梅槐桥等外围阵地,进逼荆州城,对清军形成包围之势,并切断清军物资弹药供应。11月26日至12月6日,经过艰苦战斗,各路会攻荆州,并占领草市。7日,湖南西路安抚王正雅、安襄郧荆招讨使季雨霖来援,义军军威更盛。10日清军左副都统恒龄自杀,13日将军连魁投降。16日唐部占领荆州城,在荆州道署设荆宜司令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诞生:1930年7月4日,红四军与红六军在公安会师。又先后在公安南平、江陵普济召开两军前委联席会议,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荆州专署成立:1949年5月下旬,中共湖北省委决定,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领江陵、公安、松滋、京山、钟祥、荆门、天门、潜江8县。张海峰任专员。7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同月17日,荆州专署进驻荆州城。1951年5月26日,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改为湖北省人民政府荆州区专员公署,阎钧任专员。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