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历史故事(长征故事有哪些)

一、长征故事有哪些

有一袋干粮、飞夺泸定桥、丰碑、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

1、一袋干粮

长征故事中,有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为了救伤员,把一袋干粮掉入河中。她为了不让大家吃掉,坚持不让别人发现,用野草把挎包装置住了。虽然身体不行了,但她没有告诉战友们,只顾自己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

这个故事展现了小兰的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袋干粮”的含义。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2、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红军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在1935年5月。红军面对敌人的意志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红四团战士们冒着敌人的密集枪火,一边冲锋一边木板,最终成功夺取了泸定桥。

红军胜利了,但国民党反动派却想方设法阻挠红军北上。红四团巧妙地利用敌人的计谋和计划,最终打乱了敌人的计划。这个故事展示了红军的勇敢和决心,也表达了他们对革命精神的铭记和敬意。

3、丰碑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有许多感人故事,其中《丰碑》是一篇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冰冻死的感人故事。

这个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他的精神堪称楷模。红军在长征中艰难前行,最终成功到达泸定桥,这是一场具有决定性的战役。

4、金色的鱼钩

长征故事中,有一篇名为《金色的鱼钩》的小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自制鱼钩钓了几条鱼,却因没有食物而牺牲。这个故事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缅怀和赞颂,同时也展现了红军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精神。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守信仰,不忘初心,不屈不挠,像老班长一样,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5、七根火柴

红军长征故事中,七根火柴是一个重要的情节。一位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仅剩的七根火柴交给了组织,为战友点燃了篝火,不受寒冷。

这个故事表现出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在长征途中,天气环境恶劣,战士们被天气冻得瑟瑟发抖,七根火柴成为他们唯一的引火工具。这个故事也展现了红军长征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军事战略转移。这次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精神。

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当时红军主力部队被迫从江西瑞金出发,穿越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等险要地形,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1936年10月抵达陕北延安。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激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这些胜利不仅巩固了红军的力量,而且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期间,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勇敢的精神。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跋山涉水,忍饥挨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后来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长征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体现。在长征过程中,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总之,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部壮丽史诗,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精神,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这段历史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三、电影《长征》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情节

电影《长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主角,讲述了他们在1934年因错误领导而面临严重困境,不得不开始向陕甘宁边区撤退的历史事件。在贵州遵义,红军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随后,毛泽东带领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目的地。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包括:

1.毛泽东:由唐国强饰演,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21年参与中共一大,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2.周恩来:由刘劲饰演,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曾在巴黎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南昌起义,并在十年内战时期坚定地支持毛泽东。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毛泽东一起策划战略。建国后,周恩来在外交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朱德:由王伍福饰演,他是十大元帅之一。朱德与周恩来等人一同领导了南昌起义,后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建立了红四军。当时他担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与毛泽东一起策划战略。

四、关于红军长征的小故事1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红军长征小故事,最让我感动的则是红军过草地的那一段。

草地是阴雾腾腾,水草丛生,方向莫辨的一片泽国,8月21日,红四军团首先进入的草地,一开始,红军还能发现一些树木,再往后,除了遍地的野草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而草地里没有粮食,就吃野菜,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吃不上了。草地里,看不到鸟儿在飞翔,看不到房屋,只有无边无际的野草,天空永远阴云密布,大地,就像一座昏暗的人间地狱。红军,却不怕艰难险阻,艰苦难不倒他们,劳累难不倒他们,饥饿难不倒他们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红军这样艰苦的长征,让我们为之震撼。如今,硝烟早已散尽,红军的长征却化为不朽的传奇。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曲折与风云变幻,感受那段岁月的激情燃烧和心灵震撼,在那最荒无人烟的地区,留下了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与英雄事迹。

五、红军长征路上有哪些轶事

在中国历史的烽火岁月中,红军长征期间的足迹遍布神州,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轶事。这些故事,既有英勇与智慧的交织,也有矛盾与冲突的映照,它们见证了红军的坚韧与决心,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复杂面貌。

红军在长征路上,展现了不凡的战术与人道主义。二六军团曾巧智地绑过传教士,尽管传教士间有过短暂的冲突,但红军始终尊重尾随的民众,如在村庄留下温暖的书信,传递着和平的信息。在长征的艰辛中,红军甚至在穷困的县长身上看到了清廉与同乡情谊,他们虽曾短暂拘捕,但最终释放,显示出红军对待俘虏的公正与宽容。

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不仅在战斗中展现出英勇,还时刻关注着国际局势。朱玉阶将军在长征中就曾致信川军,呼吁学习阿比西尼亚人民的抗争精神,拒绝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长征途中,红军不仅在乌江战役中赢得了嘉奖,还通过实际行动,如学习英语,体现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战略智慧。

长征期间,国府悬赏捉拿红军将领,陈毅等人的名字成为赏金目标,而红军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如马识途被误解的经历,揭示了军队内部的复杂性。长征后,如徐海东部队的士气激励,和围剿期间的严明纪律,都体现了红军的坚毅与团结。

然而,白军的残酷与不人道同样触目惊心,如儿童妇女被迫做妓女,被国民党军官无情买卖,这严重影响了军纪。黄冈县等地发生的暴行,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黑暗面。在残酷的围剿与反围剿中,红军战士们不得不面对家园的破碎和个人的牺牲。

尽管如此,红军始终坚持初心,如贺龙将军拒绝蒋介石收买,家人却遭受报复。在那个时代,农民饱受剥削,抗战时期的一些政策如取消初夜权,虽然微小,但也反映了对民众权益的关怀。而中共高级领导人的亲属,如周恩来等,也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革命的理想。

长征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抉择,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段民族历史的缩影。这些故事,让我们铭记那段艰难岁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依然熠熠生辉。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轶事,我们能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以及红军长征背后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