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历史故事,的历史故事 2024-09-21 18:21:04 0 0 屠龙之技典故原文? 《庄子·列御寇》中有关于屠龙之技的典故原文,具体内容如下: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翻译过来就是:有一个叫朱泙漫的人,向一个叫支离益的人学习屠龙的技术,耗费了千金家产,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学成了。然而,他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技术,因为世间根本就没有龙可屠。 这个典故通常用来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价值的情形,也常用来讽刺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社会需要的空谈家、理论家。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庄子》原著或查阅相关文献。 屠龙之技成语故事? 屠龙之技出自《庄子·列御寇》。 故事:《列御寇》里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朱泙漫的青年,想学会一门一般人都不会的特殊本领,便卖光了所有的家产,凑足了一千两银子,到很远的地方去拜师学艺。后来,他拜支离益做老师学习杀龙的技术。朱泙漫学习肯下苦功夫,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把杀龙的技术学到手。学成后,他高兴地回到家乡,人们关心地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兴致勃勃地讲开了自己杀龙的本事:杀龙应该用什么刀,怎样按住龙头,踩住龙尾,如何开膛剖肚…… 可是,当人们问他龙是什么样子,在什么地方时,他却回答不上来。于是人们忍不住笑起来,告诉他:“学本领是为了有用处,如果学的东西毫无用处,学得再精通,也是一文不值。” 朱泙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龙这种东西,他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的本领都是白学了,根本没有地方使用。 “屠龙之技”比喻无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是再高超,也是徒有虚名,学了无用。 古代书法家的故事简短3个? 书法家的故事 1个 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搜集在一起,勾摹出来,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较,反覆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秦始皇见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篇章和法令。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王次仲自知抗旨性命难保,便乘狱吏不备,投河自尽。可是王次仲所创造的"八分书",却蔚为风行,造福子孙。 欧阳询流连观碑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字信本,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练习书法很刻苦,博采众长,精通八种书法,自成一家,人称"欧体"。有一次,他出使归来,骑马路过一处荒郊野外,在乱草丛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走出几里后,又返回来,下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当晚,他回到了住处,彻夜难眠,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第二天,天一亮,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揣摩,并铺开纸,一笔一画地临摹。就这样,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索靖草书的笔法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高兴地离去。 王羲之吃墨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习。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鬟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鬟没办法,就去告诉王羲之的夫人。夫人和丫鬟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看着字,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