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下载,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有哪些

一、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有哪些

聂政。

他是战国时期的人。因为杀了人,带着母亲和姐姐逃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勉强度日。若无意外,应该会平淡地了此一生。

韩国大夫严仲子与国相侠累有仇,两人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严仲子害怕被杀,于是出逃,四处寻找可以为自己刺杀侠累的人。

终于,他在齐国听说有一个叫聂政的屠夫,勇武过人,便主动上门为聂政的母亲祝寿。席间,严仲子又奉上黄金百镒,聂政拒绝了严仲子的好意,也看出了他有事相求,严仲子便和盘托出。但是聂政没有帮严仲子的忙,他的理由是母亲尚在,不可以再做这样凶险的事。事情虽然没有谈成,严仲子还是想把礼金留下,当然,聂政依旧是拒绝了。

过了很多年,聂政的母亲去世了,于是他决定去帮严仲子。

太史公记载聂政的想法是:严仲子身居高位,却愿意屈尊来结交我这样的市井之徒,还认定我是个有能力,信得过的人,愿意用百金为我的母亲祝寿,说明他虽不曾认识我,但却真正地了解我。

见面之后,聂政说明来意,严仲子告诉他,仇人就是韩相侠累,还问他需要多少帮手。聂政却说,人多容易暴露,一旦暴露,韩国上上下下都会恨严仲子,得不偿失。

于是,精彩的部分来了。

聂政孤身一人来到韩国,而韩相侠累坐在堂上,身边站满了护卫。

史书记载了四个字:聂政直入。

结果是侠累当场毙命,聂政手刃数十人。

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真正让这个人成为英雄的是下面这个举动。

聂政用剑划烂了自己的脸,挖出了双眼,剖开了肚皮。聂政死了。

我想那些还活着的侍卫一定都吓傻了。这个人前一秒如天神下凡一般冲进屋内,杀死了侠累,下一秒又用如此残忍的方式自杀了。他是想好的,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背景,他不想给严仲子惹来仇恨,更不想连累远在齐国,已嫁作人妇的姐姐。

故事还没完。

国相死了,韩国举国震惊,悬赏千金,要知道聂政的身份。聂政被暴尸街头,但却没有任何人认得出这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远在齐国的聂政的姐姐聂嫈听说了这个消息,认为这具尸体可能是自己的弟弟。

于是她放弃一切,来到韩国,见到了弟弟的尸体。周围的人问她,这个人是整个韩国的仇人,你怎么还敢来认尸?聂嫈却大喊,这是聂政,这是我的弟弟聂政!他划烂自己的脸,是怕连累我,我又怎么能怕死,不站出来让他的名声流传下去?

聂嫈成功了,聂政这个名字跨越了两千多年,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但是聂嫈也因为悲痛过度,死在了聂政的身旁。

聂政划烂自己的脸,聂嫈大喊着弟弟的名字,姐弟俩何其相像,都是为了对方,都没打算回去。

难以想象,那位在齐国逝去的老母亲,得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女性,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一双儿女。

易中天先生说过,春秋战国就是中华民族的青春期。我深以为然。

以聂政、聂嫈为代表的战国人,经常做出一些让我们匪夷所思的举动。我想,这就是文明发展的初期,那种简单而强烈的价值观吧。就像是一个少年,血气方刚,行事莽撞,却有着自己不移的信念。

我们今天当然不必做得这么决绝,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思想文化却没跟上的时候,回顾一下那颗赤子之心,一定不是坏事。

什么是赤子之心?大概就是简单的逻辑,却坚决地贯彻。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

而聂政、聂嫈,大概就是中国人小时候吧。

二、中国古代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刘备、关羽、张飞自桃园结义后,虽整天东奔西跑,但因缺少谋士,总觉得恢复汉朝天下无望。后来得徐庶帮助,连打胜仗。徐庶为救母无奈去了曹营。临走推荐了诸葛亮。

一日,刘备带关羽、张飞来到隆中卧龙冈,想请诸葛亮出山。小僮说:"先生今早出去了。"刘备让僮子转告先生说他来访,然后拉马闷闷不乐地回去了。又过了数日,刘备控得诸葛亮已回家,便同关、张二次来访。僮子说:"先生正在草堂看书。"刘备求见后得知不是诸葛亮,而是其弟诸葛钧。于是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

回到新野不久,刘备想再次去请诸葛亮。关羽劝说:"可能诸葛亮没本事,怕见我们。张飞则说:你们别去了,我用绳子捆来。刘备忙讲了当年文王访姜子牙的故事。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卧龙冈。他们一到,小僮忙说:"先生在睡觉。"刘备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后更衣相见。刘备不辞劳苦,三顾顾庐,终于请出诸葛亮出山辅佐,共图大业

三、中国历史故事,百度网盘的链接有没有呀~求哥哥姐姐们分享

中国历史故事百度网盘免费在线分享: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中国历史故事有哪些

中国历史故事有:

1、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惊慌失措得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2、黄帝战蚩尤:

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

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

3、三顾茅庐: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整天住在茅草屋里,虽然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却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学问很深,喜欢研究兵法。刘备为了了解诸葛亮的才能,便专程到隆中拜访。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此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4、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有学问的人。

5、指鹿为马:

一天,赵高趁群臣朝拜秦二世时,让人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千里马,我特意敬献给陛下。”

秦二世左看右看,这明明是一只鹿,赵高怎么说是马呢?便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这是一只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没有理会胡亥的话,一本正经地厉声问左右的大臣们:“你们说说,这到底是鹿还是马?”

大臣们有的惧怕赵高的权势,不敢做声;有的为了讨好赵高,就阿奉承地说;“丞相说得对,这肯定是马,前些年我还养过这样的马呢!”也有的大臣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直言不讳地说:“是鹿,不是马!”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