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历史故事,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

一、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

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韩信报恩、曾子杀猪、商鞅立木为信。

1、韩信报恩

韩信是汉朝的著名将领,他年轻时家境贫困,经常食不果腹。有一次,他在一位老婆婆那里吃了饭,老婆婆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袋米。韩信感激涕零,后来发达后,特地回来找老婆婆重谢,还送给她一千金。韩信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流传至今。

2、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注重诚信。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市场,孩子哭闹着要一起去。妻子哄骗孩子说:“你在家里待着,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孩子不哭了,乖乖地在家等母亲回来。曾子听到这话后,立刻去捉猪,准备杀猪。

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是哄哄小孩子,并不是真的要杀猪。”曾子回答说:“你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的榜样。你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以后不信任别人。”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3、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是秦国的著名政治家,他推行的新法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为了推行新法,他让人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并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就赏赐他十金。许多人都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但是商鞅却坚持兑现了承诺,让人们对他产生了信任。新法颁布后,人们也相信了商鞅的承诺,并按照新法行事。这就是“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有关诚信的名言

1、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2、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陶觉

6、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7、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大仲马

8、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10、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二、有哪些关于诚信的历史故事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

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

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

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

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中国古代诚信故事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

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

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

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

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

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

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

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

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

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

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

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

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

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

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

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

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

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

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三、关于诚信的历史典故

一、曾子杀猪

这个故事很著名,大家应该都看过。

曾参的妻子,有一天要出门买菜,儿子哭着闹着跟她一起跑出来,妈妈就对儿子说:“你赶紧回家去,等妈妈回来后,杀头猪给你吃。”

结果她回到家后,就看到曾参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她就赶紧跑过去说:“我是跟儿子开玩笑,哄哄他而已,你怎么当真呢?”

曾参就对他的妻子说:“父母是不可以和小孩子开玩笑的,因为小孩还没有是非观念,一切都是跟着父母学,都是靠父母的教诲。你今天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你欺骗他一次,他就永远都不会再相信你了,这不是教好孩子的方法。”

关于诚信的3个故事,读完令人感动

二、季札挂剑

春秋时代,吴国有个人叫季札,有一次,他代表吴国出使鲁国。途中经过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邀请他一起用餐。在进餐的过程中,徐国国君看上了季札腰间的宝剑,但没好意思说。季札从国君的眼神中,也知道他很喜爱这把宝剑。但按照当时的礼仪,代表国家出使时必须佩戴宝剑,所以他就心想:“等我完成任务后,再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

结果等他出使归来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季札就来到国君的墓前行礼,然后把剑挂在墓边的树上。他的随从看了,就问他:“主人,你当时并未答应要把剑送给国君,并且即使答应过他,现在人都去世了,也没有必要把剑挂在那里呀?”

季札回答说:“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就是说在我的心里,已经承诺要送给他了,怎么可以因为他死了,就违背我内心的承诺呢?

关于诚信的3个故事,读完令人感动

三、不失信于童

东汉时期,有个官员叫郭伋,他的德行很好,非常讲信用。他在担任并州牧时,曾经到民间巡视,很受百姓欢迎。

当他到达西河郡美稷县时,有一群孩子就跑过来对他说:“大人,您下次什么时候还来呀?”他就大致推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告诉孩子们说,某月某天再到这个地方来。

等他巡视完,再返回这个地方时,比告诉孩子们的时间提前了一天。郭伋就对随处讲:“我们今天不能进城,因为会失信于孩子。”所以,郭伋就在野外的亭子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才进城,而那些孩子也正在那里等他。

看完这三个故事,我们真的感觉很惭愧,古人真的是做到了童叟无欺,纵使是小孩,也不愿意失信于他们。而我们有时候失信于人,第一个念头还在想找理由去解释,为自己开脱,跟古人相比,真的是差太远了。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