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黑格尔历史给人最大的教训?
他的意思历史只是王朝更迭,一再无意义的重复,所以没有进化。
黑格尔的祖国,德国,历史上比较惨,德意志名字是罗马人所赐,跟鬼子啊、阿三呀差不多,虽然他们认为伟大的法兰克大帝是其太祖,但是史学家一般还是认定,萨克森王族的奥托一世方是德意志民族的首宗,当初德国人的祖宗被匈牙利的马扎尔人欺负的没有活路,天可怜见,降下奥托这位战神,杀了马扎尔头领。接下来比较屌的是亨利四世,得罪了教皇,那个年代,不甩神汉就是背叛上帝,激起了民愤,好在这位国王审时度势,上演了一出不亚于卧薪尝胆般的苦逼戏——身着鞋刷子般毛冲里的内衣,跪在外边大呼"爸爸,原谅我"三天,舆情反转,终于搞倒了天主第一使者。再下来这位红胡子巴巴罗萨不得了,先是去罗马——性质类似泰山封禅,哪知德性堪比八旗子弟的罗马人把实力派国王当土豪围观,结果国王也不白给,以雷霆之怒对待了这帮骄傲的破落户。后来已经成为了勃艮第国王的红胡子加冕神圣罗马大帝,又大彻大悟决心回馈天主圣恩,参加十字军东征,虔诚到废寝忘食以致心脏病发作淹死。至此德国古代雄主已经死绝,德意志陷入四分五裂,大分裂带来了大混乱,大混乱中产生新思想——主要是对于上帝的理解,马丁路德著成普及版《圣经》,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修辞也使其成为现代德语创始人,将德意志人的意识形态初步统一。但是德国仍在分裂,欧陆诸国,不论大小强弱,都见不得德意志的团结,丹麦瑞典法国一番连掠带打,可怜干才华伦斯坦生不逢时,终死非命。别人欺辱便罢,自己这向又干起来,度过残酷青春期的腓特烈大帝,向温馨家园里长大的特蕾莎发动进攻,女人终究在暴力上赢不了男人,不管打仗还是打架,哈布斯堡王朝苦苦相抗,但是女的韧性足这一美德发扬光辉,特蕾莎凭借巧妙的政治智慧打败了历史上头十位军事家的普鲁士王,德国还没有亡,人类历史上头号死忠粉沙皇不甘心其心中偶像光环破碎,以沙俄一国的利益加上自己性命维护了腓特烈大帝的一切利益。然后就是西方第一打仗伟人拿破仑对德意志的蹂躏和欺压,与其说德国人是如何不屈不挠的,倒不如说是苟延残喘够识时务,终于捱到时机背后捅了法兰西一刀,为了炫耀事迹,还特意发明了举世无双用铁皮制成的勋章,本是因为穷,却被好事者解读为淳朴务实的铁十字勋章。故事讲到这儿,应该是结束了,因为俾斯麦一二战已是中小学课本里的事儿了 。
以上就是德意志民族大概的历史,看看中国系统的二十四史,如果说中国只是皇朝替代的话,德意志充其量就整一草头王俱乐部,黑格尔实际上他说反了。
浙江有哪些历史故事?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文化、距今7000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嘉兴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余杭良渚文化。
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
西汉时浙江分属会稽、丹阳郡。东汉时分属会稽、吴、丹阳郡。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
隋朝时属扬州刺史部。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
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宋代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
元朝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属江浙行中书省。
明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得名的开始,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
清朝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省名沿用至今,11府(地区)、63县(州、厅)。 浙江在历史长河中,浙江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自东汉到现代,载入史册的浙江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
怎样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
这句话如果结合亚里士多德的生活背景就比较容易理解.他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
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