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历史故事,太和殿历史故事50字 2024-10-04 01:00:38 0 0 太和殿的传说故事? 据说,在明朝天启年间,太和殿的设计竞赛吸引了全国众多建筑师的参与。其中最终获胜的刘伯温,本来是一位道士,但因为其精于建筑设计而入选参加竞赛。 在设计太和殿时,刘伯温发现原来所有的建筑设计都是按照周朝规制而设计的,而明朝的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他决定大胆创新,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借鉴了西方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造性地设计出了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太和殿。 为了证明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刘伯温甚至跳海自杀,但被神仙所救,并告诉他太和殿必将成为万世之功。 此后,太和殿的设计开始施工,并历经了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关于太和殿的故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是整个宫城的建筑主体和核心空间。 该殿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红墙黄瓦,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它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与众之不同。 太和殿看到的宝座是明代的雕龙髹金大椅,它在几百年风风雨雨里曾是最高皇权的象征,但在上世纪前半叶,随着朝政的动荡衰败,它曾被遗弃,失踪了近半个世纪。 1915年,袁世凯篡权称帝,他把太和殿内乾隆御题的匾额对联拆去,把这张宝座也不知挪到何处去了。椅后的雕龙髹金屏风还保留,却安设了一张特制的不伦不类的大椅,椅背特别高,而座面却很矮。 据说袁世凯因腿短,但又想表现帝王的气派,就采用了矮面衬西式高背大椅的样式。椅背上还有一个袁世凯的帝国国徽,这是一个由白缎制成的直径约两尺的圆形开光,上面用彩线绣成古代十二章的图案。 到1959年才发现了原来龙椅的线索。工作人员在一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旧照片上,看到从前太和殿的原状。根据这张照片,终于在一处放残破家具的库房里,发现了一张残破的雕龙髹金大椅。 这张龙椅从髹漆的方法和雕龙的造型看,应是明代的制作,很可能是明嘉靖重修皇极殿的遗物,清康熙重修太和殿时,经修理后继续使用,直到袁世凯时代才被丢至此处。 1963年,故宫决定修复这件龙椅。宁寿宫有件龙椅是乾隆年间太和殿龙椅的仿制品,只有龙头是清代的风格。另外还发现一幅康熙帝的朝服像,所坐的正是太和殿这张龙椅。现在我们看到的龙椅正是修复后的龙椅。 另外宝座是根据明嘉靖朝遗物残件恢复的,因此恢复后的宝座自然是明朝的风格和样式,与宝座后由清朝保留下来的屏风风格呈现不同,这从宝座和屏风上的龙纹和云纹能够十分清晰地分辨出来。 关于太和殿是怎么建成的传说? 大运河漂来的太和殿:木料和石料的采集运输 太和殿营建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在明代初建时所用木材是楠木,它有独特香味、不怕虫蚀、不怕糟朽、不易变形,是营造宫殿建筑的绝佳材料。楠木生长在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山西等地的群山峻岭之中,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因此丢了性命,后世因此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而营建太和殿所需的楠木数量多、尺寸大,如何从各地运输至紫禁城,成为了一大难题。 周乾介绍,当工匠砍伐下木料运输到山沟后,就将木料编成木筏,等待雨季的山洪爆发时,再将木筏冲入京杭大运河,使之顺流漂行,沿路每隔一里地派官员值守,以免木料丢失。木料从不同的砍伐地点运送到北京通州漕运码头,再通过骡车运入紫禁城内,耗时大约两到三年,最久甚至达到四到五年。因此周乾称这是“大运河漂来的太和殿”。 除了木料的运输外,石料的运输也极为困难。太和殿所用石材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格巨大,其主要产地为北京房山大石窝村,距离紫禁城140里地。工匠一般在冬季运送石材,将石料放在用木头搭成的特质旱船上,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在路面上泼水成冰,拖拽旱船在冰面上滑行。石料运输动用了两万多名工匠和2000多头骡子,尽管如此,运输时间仍需接近一个月。 以柔克刚:太和殿的防震设计 从1420年至今,太和殿经历过五次火灾,却扛住了222次地震,包括三次八级以上的地震,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破坏。 2017年,英国雄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找到周乾拍摄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2017》,声称他们配合美国Discovery频道,正在探究全球各国文化遗产的抗震性能,例如罗马角斗场、巴黎圣母院,他们希望对太和殿的抗震性能进行实验,“他们说没有什么要求,就看它倒不倒。”当年10月,摄制组在北京工业大学进行实验。由于太和殿太大了(长64米,宽37.2米),如果要做成模型需要缩小40倍,立柱就只有20公分,连斗拱都看不见,因此实验人员选择以故宫南三所为模型、按照1:5的比例进行抗震试验。历史上已知最强的地震是1960年智利的9.5级大地震,那次实验将震级提高到了10.1级,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的威力。 模拟地震从4级开始,到7.5级时模型左右两面的墙轰然倒塌,但木质结构依然屹立不倒,到10.1级时,整个模型就像海绵一样晃动,结束后又恢复如初,只发生了轻微的位移。周乾说,“这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中国的太极在建筑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周乾解释说,故宫古建筑的防震性能好与榫卯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榫卯”指榫头与卯口,太和殿的立柱与水平的构件(梁、枋)的连接,主要通过榫卯形式进行,榫头位于梁端,被加工成凸起部分,卯口位于柱顶,被削凿掉部分木料形成凹形口。故宫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全部使用榫卯结构,这也就是称“紫禁城不用一颗钉”的原因。在地震作用下,榫头与卯口之间产生相对滑移和转动,从而榫卯节点不断进行挤紧-拔出的开合运动,而由于榫卯节点数量多,耗散了许多地震能量,有效地减少了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金砖、墙砖与瑞兽:太和殿的匠心 与普通宫殿地面铺墁的方砖不同,太和殿殿内的地面为金砖铺墁。所谓金砖,并非是金子做的砖头,而是一种大型号方砖的雅称。其颗粒细腻,质地坚实,“断之无孔,敲之有声”,历经600年仍然精美完好、光亮如新。铺墁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泼墨钻生”,能使金砖地面坚硬无比,油润如玉。在《太和殿》一书中,周乾还介绍了太和殿金砖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空气中湿度大时,地砖内部的细小微孔会吸附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当空气干燥时,地砖又会释放出储存在砖里面的水分。在周乾看来,金砖所具有的工艺价值,是金子都无法衡量的。 太和殿的砖墙主要来自山东临清,临清青砖又名贡砖,其杂质少、砖料细腻,且吸水性好,同样可以调节室内的湿度。在砌墙时,工匠将每块砖的五个面砍磨加工,仅保留看面的尺寸不变,用“磨砖对缝”的工艺,将砖与砖之间的接缝砌得极为平整细致,看不出接缝,犹如一块整砖雕刻而成。 太和殿屋顶上的瑞兽同样体现了匠心。从功能上,由于屋脊的泥背较厚,又有坡度,瓦件容易下滑,需要用钉子来固定。为了保护钉子不暴露在空气中锈蚀,古代工匠便做了瑞兽造型的“帽子”覆盖其上。故宫古建筑的屋顶通过瑞兽数量来体现建筑的等级,瑞兽数量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屋顶上的瑞兽数量是最多的,且是双数,共十个,周乾介绍说,这在故宫是独一无二的。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