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音乐-历史故事音乐背景

适合讲历史故事的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十面埋伏》,《千年回眸》,《紫式部》,《印象国乐》,《天空之城,《踏山河》,《虞姬叹》,《半山听雨》。

但是这个也要看你讲的具体历史故事。是悲情的还是雄壮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例如讲述项羽和虞姬的故事时,就可以用虞姬叹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使用。

中国少先队队歌历史背景?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老队歌。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中国少年儿童队”诞生。1950年4月27日,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被定为少儿队队歌。1953年,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也随后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少先队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后来曲作者马思聪也出逃美国,此歌便无法再唱。

中文名称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作词

郭沫若

谱曲/作曲

马思聪

歌曲时长

1分44秒

音乐风格

进行曲

发行时间

1950年4月27日

歌曲语言

汉语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13日,新中国成立伊始,根据青年团一大的决议,团中央公布了《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从此,由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后来,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建队纪念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950年4月27日,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上,正式公布了《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这首队歌由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作词,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著名作曲家马思聪作曲。歌词有三段,进行曲速度,旋律优美动听。

1953年6月27日,青年团二大通过将“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8月21日,团中央作出《关于“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说明》,《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也随之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团的名称更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歌词第三段前两句中的“青年团”随之更改为“共青团”。

1963年,词作者郭沫若又将第一段第三句中“我们的父兄”修改为“革命的英雄”,将最后一句中的“民主阵营”修改为“世界革命”。1963年9月5日,共青团中央通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词,原作者郭沫若同志作了两处修改。团中央同意这个修改。请通知各地按照修改后的歌词去唱。”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共青团和少先队被迫停止活动。很快又传来“马思聪叛国投敌”的消息,少先队员当然不能再唱“叛国投敌分子”作曲的队歌了。

音乐知音典故?

古代最有名的音乐知己就是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人尽皆知,此外,还有荆轲和高渐离,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巴赫是一位受人欢迎的管风琴演奏家,经常有人请他去弹奏管风琴,并且要他指导合唱团的训练和演出。巴赫不断地追求音乐上的成就,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公元1723年,谱写出一首空前绝后的作品,那就是非常著名的,《马太受难曲》。这首乐曲表达出耶稣受难时,圣徒们内心的感伤之情。演出《马太受难曲》需要非常庞大的乐队编制,巴赫在第一次公开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意外地失败了。巴赫非常伤心,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愿意公开演奏这首曲子了。直到一百年后,由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门德尔松,经过一百多天的练习,以一手弹奏钢琴、一手指挥乐团伴奏,才成功地演绎出这首《马太受难曲》,让人们真正地了解巴赫音乐的伟大奥妙之处。巴赫是位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一生创作的乐曲都是奉献给上帝的。巴赫每个星期都为教堂写一出神剧,每一个受难日都为上帝创作颂歌。上帝是他的希望,也是他生命源泉。他到了晚年,即使双眼失明,也从不怨恨,仍然赞颂上帝。所以他的内心非常平静,仍然不断地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