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姓历史故事,实姓历史名人 2024-10-09 11:45:08 0 0 任氏起源稀有吗? 答:任氏起源有六,但是任姓不算是稀有姓氏,具体如下: 1、由远古妊姓衍传。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 。 2、出自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相传黄帝有25子,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氏,即为任氏。 3、出自黄帝少子禹阳后裔,以国为氏。相传黄帝少子禹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姓任。 4、出自风姓。任,为风姓之国,实太皞氏(即上古的伏羲氏)之后,战国时灭亡,居者以国为氏。 5、历史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有腥任的,其后代亦姓任氏。 6、元代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 当代任姓的人口已达420万,是全国第五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任姓人口由31万增到420余万,增长了约13倍多,任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基本相同。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大约占全国任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陕西、辽宁、四川、安徽、江苏,这五省的任姓又集中了27%。河南为任姓第一大省,约占了全国任姓总人口的11%。 姓让的祖先是谁? 让姓并不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在较早的姓氏书籍中已有记载。 中文名让姓 得姓方式逊者,让也,让之肇姓,实取义于此;穰姓简化 得姓始祖让銮 主要郡望江夏郡 历史名人让銮,让廉 任家在百家姓氏里排第几名? 排58位 任(Rén)姓源出: 1、出自黄帝,为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任氏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据《姓纂》的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那位任姓的始祖,据考证是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10个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10个姓氏,可见得当时这10个姓氏与任姓的密切关系。 2、出自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据《康熙字典》指出:“太任,文王之母”;又据《汉书》的《班婕妤传》上,也有赞美太任之辞说:“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这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之为上古任氏之女,显而易见。 3、出自风姓,为太昊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氏之后,故都任城(在今山东省济宁一带),太昊就是上古的伏羲氏。任国在战国时灭亡,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任氏。 4、出自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倍子之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姓。 5、据《魏书》所载,巴 (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 6、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 7、 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族均有此姓。 有谁比较了解庄姓和严姓的历史的?庄姓演变成严姓的过程? 名字挺好的 严氏宗支历代世系总目 第一世 始祖,忌公,原姓庄,后避汉明帝讳改严。由拳人,讲经石阁,世称夫子,有传。聘赵夫人,生子二:助、安。 第二世 忌公长子,助公,字义兴,为汉中大夫拜会稽守,复留有余地为待中。配王氏封淑人。公卒京邸,归葬绍兴府天宁寺中土名后严墩,有传。妣殁葬绍兴府生子一:宏道。 忌公次子,安公,汉武帝元朔元年拜为郎中。配李氏,封恭人生子一:尊。 第三世 助公之子,宏道,字士毅,配周孺人生子二:九霄、九万。 安公之子,尊公,字君平,卜巫成都,上测天机时人称为天仙。卜市、卜亭、卜钱至今犹存不朽,有传。配沈氏赠恭人,生子一:彭祖。 第四世 宏道长子,九霄,字惟高,配蔡氏,赠孺人,生子一:应元。 宏道次子,九万,字惟尊,为临川令,配陈氏赠孺人生子一:应魁。迁豫章分宜县始此二公。 尊公之子,彭祖,汉宣帝时官至博士,配冯氏封安人,生子一:媪。 第五世 九霄之子,应元,字景仁,配尹氏赠夫人,生子三:迈、超、拔。 九万之子,应魁,字景义,配和氏赠淑人,生子一:群。 彭祖之子,媪公,汉名士,时人称为万石严媪,官职失考。配许氏,赠夫人,生子一:延。 第六世 应元长子,迈公,字君宠,配徐夫人,生子一:光。 应元次子,超公,字君重,配余夫人。 应元三子,拔公,字君取,配方夫人。 应魁之子,群公,字君尊,配葛夫人。 媪公之子,延公,字君钦,配潘夫人。以上兄弟五人位皆显耀,官职失考。 第七世 迈公之子,光公,汉处士,字子陵。建武元年 除授谏议大夫不受,隐居富春山,后加赠高节大王,配马夫人,续配梅夫人,南昌尉梅福公之女。公殁葬绍兴府余姚县有传。生子二:实、定。 第八世 光公长子,实公,字文实,汉明帝时郎官,配倪氏赠恭人。生子二:俊、伟。 光公次子,定公,字文定,配杨夫人。生子三:位、桀、仁。 第九世 实公长子,俊公,官名魁,汉章帝时博士,配程夫人。生子一:和通。 实公次子,伟公,字名华,配周夫人。生子二:和睿、和卞。 定公长子,位公,字名爵。 定公次子,桀公,字名世,娶刘夫人。生子一:秀。 定公三子,仁公,字名显,配孙夫人。生子一:丽。 第十世 俊公之子,和通,字睦春,娶陈夫人,尚书陈蕃公之女,生子二:承赞、承济。 伟公长子,和睿,为长沙令,迁江西分宜字淑颖,娶张夫人,生子三:承古、承法、承章。 伟公次子,和卞,迁於闽。 桀公之子,秀公。 仁公之子,丽公,秀、丽二公宦游洪州豫宁誓逢二峰止,偶见三山之内山川盘回,卜宅而居,称其山曰严陵山。 十一世 和通长子,承赞。 和通次子,承济。 和睿长子,承古,为长沙令,娶戚氏,封恭人。 和睿次子,承法,字深美,娶邵夫人,生子三:以广、以闻、以荣。 和睿三子,承章。 十二世 承法长子,以广。 承法次子,以闻。 承法三子,以荣,字从贵,配何氏夫人,司马公之女,生子二:彦卿、彦瑞。 十三世 以荣长子,彦卿,字国明,配全夫人,生子一:佃。 以荣次子,彦瑞,为武林令,配卫夫人。 十四世 彦卿长子,佃公,字少耕,配陈夫人,生子二:奇之、清之。 十五世 佃公长子,奇之,字异相,配苏夫人,生子三:定邦、定国、定世。 佃公次子,清之,迁湖广.(据澧州谱载)。 十六世 奇之长子,定邦。 奇之次子,定国。 奇之三子,定世,字治化,配金夫人,生子二:名贵、名高。 十七世 定世长子,名贵,字世卿,高州判官,配章夫人,生子二:竟恭、竟立。 定世次子,名高。 十八世 名贵长子,竟恭,字仕夫,配王氏封夫人,生子三:治平、治隆、治兴。 名贵次子,竟立。 十九世 竟恭长子,治平,字美才,义熙四年仕至支度尚书,配徐氏封夫人,山阴司空之女,生子二:恩、忠。 竟恭次子,治隆。 竟恭三子,治兴。 二十世 治平长子,恩公,字承诏,为华令,配毛氏赠夫人生子一:允言。 治平次子,忠公, 秉义郎,配谢夫人。 二十一世 恩公之子,允言,字信臣,配林氏,封夫人,生子四:希周、希孔、希孟、希颜。 二十二世 允言长子,希周,字以聪,仕至尚书,配党氏封夫人,生子一:缙。 允言次子,希孔,迁山东。 允言三子,希孟。 允言四子,希颜。 二十三世 希周之子,缙公,字大绅,隋文帝时吏部尚书,配薛氏封夫人,中丞公之女,生子三:自强、自威、自勇。 二十四世 缙公长子,自强,为宜兴尉,配匡夫人。 缙公次子,自威。 缙公三子,自勇,字公武,唐贞观初谏议大夫迁宏文义学士,谥文忠公,居丹阳,配杨氏封夫人,生子二:善思、善慧。 二十五世 自勇长子,善思,讳诜,字恭接,识天文,唐则天时为太史又为监察御史,配朱氏封夫人,生子二,浚、式(原字有三点水旁)。 自勇次子,善慧,字恭迎,为则天时御史,配吕氏夫人,生子一:震。 二十六世 善思长子,浚公,字挺之,唐开元中为尚书丞,有传,配裴氏封夫人,继钱夫人,再周夫人,生子三:文、武、英。 善思次子,式公,字损之,唐元宗时为剑南节度使,配李夫人,生子一:丹。 善慧之子,震公,唐德宗时封为冯翊郡王,配廉氏封齐国夫人,生子一:公弼。 二十七世 浚公长子,文公,官焕阐。配何氏夫人。五世孙安世详载老谱。 浚公次子,武公,字季鹰,唐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生元宗开元十五年,卒代宗永泰元年,赠尚书左仆射,葬湖北江陵多福寺前有传。杜诗云:飞旐出江汉孤舟,转荆衡盖杜老哭公归榇也,子孙世居楚,因避黄巢乱避兵江西。配郑氏封燕国夫人,生子二未详。五世孙安国、安邦。安国后唐庄宗李存勖(xu) 同光二年迁华容,详老谱。 浚公三子,英公,旧谱载居浙江。 式公之子,丹公,唐书载剑南监铁青苗租庸使,配姜氏封夫人,生子一:绶。 震公之子,弼公,为山南巡抚,配喻氏夫人,生子一:肇。 二十八世 丹公之子,绶公,为荆南节度使,亦封郑国公,卒赠太保。配韩氏夫人,封晋国夫人继配邬夫人,生子一:澈。 弼公之子,肇公,为金陵令,配王夫人,生子一:启。 二十九世 绶公之子,澈公,为推官,赠光禄大夫,配万夫人生子一:平公。 肇公之子,启公,字裕后,配佘夫人。 三十世 澈公之子,平公,字公政,唐文太和二年举人,后为金紫光禄大夫,葬于德安斜兴里,土名乌龟石傍。配陂溪刘加政之长女,封夫人与银青大夫林善为连襟,有传。生子一:广。 三十一世 平公之子,广公,字宋陵,世居吴西官任安陆府同知,配谈氏封宜人生子三:福五、福七、福八。 三十二世 广公长子,福五,字星台,配郑夫人。 广公次子,福七,字玉甫,任剑南节度使有传。娶元孺人,继娶李孺人,於唐季由江右宦游楚地,富川之龙港,后返江右原籍。生子二:岱山、岳山。 广公三子,福八,字琛甫,任进武校尉,娶方夫人五、八二公子未考。 三十三世 福七长子,岱山,字西岑,号秀峰,原居江西豫章分宜县任广东剌史,娶洪夫人,俱葬分宜龙山,子山午向,有碑。生子一道中。 福七次子,岳山,字攻玉,号眉峰,任成都县令,娶朱夫人,生子一:道一。 三十四世 岱山之子,道中,字咸执为南阳府尹,娶陶夫人,俱葬团山辛山乙向。生子二:海大、海滨。 岳山之子,道一,字守臣,任剌史,娶胡夫人,俱葬龙山,有碑,生子一:海澜 三十五世 道中长子,海大,字宽夫,任贵州巡抚,配柏氏封夫人,俱葬江西眠牛地,丑山未向。生子二:继善、继陵。 道中次子,海滨,字远方,配章夫人俱葬大山,巳山亥向,生子一:继志。 道一之子,海澜,字观夫,配冯夫人,俱葬眠牛地,生子一:继述。 三十六世 海大长子,继善,字甲魁,号夫田,任荆州判官,配徐夫人,续配窦夫人,俱葬江西祖山,卯山酉向。 海大次子,继陵,字甲元,宋绍兴 三年进士,配汪夫人,续配王夫人,俱葬江西盘龙山,有碑。生子一:文发。 海滨之子,继志,字甲第,娶任夫人,俱葬伏虎山。 海澜之子,继述,字甲科,娶董夫人,生子一:文华。 三十七世 继陵之子,文发,字丙煌,娶尹夫人,俱葬分宜盘龙山,卯山酉向。生子一:宗圣。 继述之子,文华,字丙辉,娶闵夫人,葬盘龙山。生子一:宗贤。 三十八世 文发之子,宗圣。字戊坤,配邵夫人合葬眠牛地,辛山乙向。生子一:庚灿。 文华之子,宗贤,字戊垣,配谌夫人,生子二:庚耀、庚炳。 三十九世 宗圣之子,庚灿,字耀德,娶佘夫人公妣俱葬分宜祖山,亥山巳向,有碑,生子七:壬一、壬二、壬三、壬四、壬五、壬六、壬七。,公继妣黄氏殁葬蕲水县油榨湖,龟形山,西南向。 宗贤之子,庚耀,字彩章,配朱夫人。俱葬分宜祖山,生子三:衮、冕、实。 宗贤次子,庚炳,字峰秀,配皮夫人,生子一:忠范。 四十世 庚灿长子,壬一,字朝鼎,号东山,老谱有云:公兄弟七人,原居江西袁州府分宜县,因元初水患,同迁湖广,谱载壬一、壬二落籍黄梅、兴国、通山。壬三、壬四落籍蕲水、孝感、黄岗。壬六落籍汉阳、汉川寄马口,各属子姓繁衍,不知孰为某祖之后,惟壬五祖偕廖孺人占籍武昌洪乡之磨锹碑,壬七祖分籍大冶武。 庚灿次子,壬二,字官爵,号春山。 庚灿三子,壬三,字朝献,号恒山。 庚灿四子壬四字朝聘,号华山。 庚灿五子,壬五,字朝泰,号聚奎,又号南山。生于南宋咸淳五年正月十八日午时。公偕廖孺人由江右袁州府分宜县迁居武昌县洪乡之磨锹碑。公精心计,通货财,日积月累,广置田园,享年七十有四,殁于元末至正壬午年六月十八日申时,葬长房仁公洪一里吴立桥山艮坤兼寅申向,有碑有传。孺人廖氏系分宜城营尉得胜公之女,父母早逝,幼适公夙娴姆训,四德无愆,抚子与侄辈不稍分别。生於南宋咸淳八年九月二十七日酉时,殁于元至正癸巳年四月初八日午时,葬二房义公洪一里严家林,有碑有传。生子四:仁、义、礼、智。续配廖老行十孺人,生于南宋祥兴二年三月初七日卯时,殁於元至正十四年十月十三日丑时,与公合葬吴立桥山。 庚灿六子,壬六,字朝选,号丹山,寄籍临江府后清江县,后迁居湖北。 庚灿七子,壬七,字其官,号登阙,又号亦石。赐进士出身,考兵部郎中,诰封奉政大夫。妣江安人。箓名应清,温柔和顺,相夫无违,后嗣昌盛,奕世永垂。与公合葬圻邑油坊岭龟形地,坐东北向西南。生子三:百翔、百善、百美。 庚耀长子,衮公,字章甫,以孝廉宦籍四川。 庚耀次子,冕公。字轩甫。 庚耀三子,实公,字林甫,元至元八年权抚山东西路巡抚。 庚炳之子,忠范,字守规,至元十二年为工部侍郎,四公后裔俱详他分。 历史上姓屠的名人有哪些? 屠TU 一、起源有三1、出自九黎族,是蚩尤的后代。相传,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在涿鹿与九黎族大战,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遂将其部族人收入自己的部落。其中一部分人愿意归顺的,就迁到邹、屠两地定居,形成邹、屠二姓,均以居住地名为姓。 邹、屠二地均在今山东境内。2、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商朝建立之后,分封同姓诸侯,其中一支封于弦国。弦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弦姓,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3、以职业技术命姓。古人有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 二、迁徙分布三、郡望堂号【堂号】撍牡碧脭:明朝屠本畯,官太常典部、辰州知府。 他喜欢读书,直到老年还爱不释卷。别人劝他说:撃憷先思遥慰嗾庋炭??敱井徦担簱我对于书,饿了当饭,渴了当茶,困了当枕头和席子,愁闷的时候当音乐,苦的什么??【郡望】1、陈留郡: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制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2、广平郡:汉景帝置。 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四、家乘谱牒五、历史名人屠本畯:明代太常典薄,字田叔,历官辰州知府。生平喜读书,至老尚手一卷。人曰:"老矣,奚自苦?"本畯曰:"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伸以当枕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著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 屠隆:明代吏部主事,字纬真,鄞人。一字长卿,有异才。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屠叔方:明代监察御史,秀水人。万历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屠姓在我国姓氏中排名第238名。 屠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九黎族,是蚩尤的后代。 相传,上古时代,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在涿鹿与九黎族战,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遂将其部族人收入自己的部落。其中一些人愿意归顺的,就迁到邹、屠两地定居,形成邹、屠两姓,均以居住地名为姓。邹、屠二弟均在今山东境内。见《拾遗记》。 二、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裔。 商王朝建立后,封同姓为诸侯,其中一支封于玄国。玄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玄姓,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的屠字与荼字同音,故又有荼姓,实即屠姓别支,同处一宗。见《潜夫论》。 三、以职业技艺命姓。古人有以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 春秋时晋国有人名屠蒯,即为屠宰手。 四、历史上氏族姓氏中有屠姓。 堂号:书斋堂;陈留堂。汉朝,隐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县)。 望族:居广平(河南鸡泽县东20里)、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屠姓适用楹联: 屠国启姓; 陈留阀阅。 书渴以当饮,至老尚手一卷; 酒酣方吟诗,下笔立就千言。 田叔诗草留雅韵; 朝野汇编有余香。 简析神明(屠大山),人称强项(屠门少); 高言操洁(屠桥),声重仕林(屠隆)。 源远流长的屠氏家族,在三、四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很有名气,这在《潜夫论》等古籍中已有记载。 到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屠氏家族在当时的晋国大放光芒。 象晋国太史屠余、晋国大将屠东晋,以及晋平公时备受《春秋左传》赞扬的屠蒯等等,都是成就非凡的历史人物,他们留给后世子孙无尚的光荣。 屠迁:晋代,安定人,字清介。自幼好学聪慧,日诵百言,过目不忘,稍长博籍经典、礼乐、为河徽间通判,为官清廉,风节凝峻,狱讼破剖决如流,民无有叫冤者,百姓深敬之,公务余闲时以吟诵自得其乐。 屠隆:明代戏曲家,鄞县人,字长卿,号赤水。万历进士。曾任青浦知县、礼部郎中。有传奇《昙花记》等。能诗能文,有多部诗文集留世。 屠本畯:明大山子,字田叔,以荫树明间任历太常典、辰州知府。生平博览群书,至老,书仍不离手。 别人讲他:“老矣,为何还如此辛苦也”。本畯曰:“吾以书饥时当食,渴以当饮,欠介以当枕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著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 屠庸:明代浙江鄞县人,字朝宗。成化进士,任御史,巡按四川、湖广,清廉自律,勤于政事,皆留有惠绩。 晋升为吏部尚书,办事公正无私,尤其爱惜人才。清宁宫落成,下诏请番僧入宫庆贺,他再次上书谏止。武宗登极,加太子傅,兼管掌院事。 屠勋:明朝平湖人,字元勋。成化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有疑狱或事关权贵,谨慎审理剖决无滞,治无冤狱。 弘治初为大理少卿,漳州温文进作乱,勋往逾之,惩其首犯,吓从者不闻,一方遂平安。晋升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整顿苏州边防,政绩卓著。武宗即位后,进刑部尚书。有《太和堂集》留世。 屠仁守:清代,孝感人,字梅君。同治进士,官至御史,时醇王当国,政局动乱,屡对天文算学深研究,尤精于性理研究。 品格端庄,时人敬之。 另外,唐代高僧,译有《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屠法;元代学者、诗人屠性;明代女诗人屠湘灵;诗赋书画称雄一时的屠倒;清代为巡抚一任,增筑海宁草堂七百数十丈,造福八方百姓户吏屠沂;博学精诗,工山水兰竹的屠远等等,他们都是屠姓中的知名人物。 丰富了百家姓的内涵。 屠氏始祖屠塙,原姓姬,是黄帝之孙颛顼髙阳氏之次子,居濮阳(今属河北),屠塙之子屠圣,尧时封于屠(即杜陵,今西安市东),子孙遂以封地为姓。所以,《屠氏宗谱》有“姬屠二姓,万世不婚”之说。至周朝,屠圣后裔屠由受封陈留王,于是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地区)成了屠氏的发祥地。 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屠由后裔屠琮被授予明州(今宁波市)录事参军。南宋绍熙三年(1192),屠琮6世孙屠子茂当了监察御史。他目击朝政腐败,决然辞官隐居于诸暨紫岩乡琴坞,以泉石为邻,以琴诗自娱。 屠子茂的曾孙屠缉,南宋时途经萧山,见苎萝山“其山矗矗,其水(浣纱溪)潆潆,其地(苎萝村)若云蒸霞蔚”,随即由琴坞迁萧山苎萝乡界塘(今通济临东)定居。 这位屠缉,便是萧山苎萝屠氏的始祖。 苎萝屠氏聚居的地方——界塘、屠家埭、塘下屠、河西屠、老屋屠、新屋屠等,恰好正在苎萝山西南。出于对这位沼吴复越美人的敬仰,屠氏几代人在保护、维修西施古迹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明代万历年间,屠氏14世屠邦文,在当年西施洗手、洗裙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浴美施闸”。 既节制西小江水,以利灌溉,也为当地增添了一道风景。万历甲午年(1594),萧山遭逢饥荒,屠邦文又概然捐资,救济灾民。 17世屠论,于清朝康熙年间独立重修、扩建西施庙,并且在正殿前增筑戏台——同春台。他主持这项工程“寒暑不辍,自经始至落成,凡十有八年。 ” 清朝乾隆乙丑年(1745),正是18世屠远宗的60寿诞。他把子女为他祝寿的钱,建造了一座“浴美施桥”,并且还铺砌了一条从桥北到通济湖南的石板路,“使人人登荡平(坦荡平整)之乐,免沾涂之苦。” 今天,宁波屠氏已繁衍至32世,有近3000人,当宜发扬先人“勤于义举”的美德,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陕西屠氏有300余人。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