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慬历史故事,梁的历史故事

梁慬读音?

liáng jǐn

“梁”的基本含义为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如房梁、栋梁;引申含义为桥,如桥梁、津梁。

在日常使用中,“梁”也常做名词,表示水桥。

慬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是qín,jìn,jǐn,基本含义为:勇敢、仅仅;将近、谨慎。

西汉七国之乱后,作为功臣的梁王,为什么后来见害于朝廷?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西汉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同母兄弟,在汉文帝执政时期就非常受宠。汉文帝继位后,分封刘武为代王。要知道这可是汉文帝的龙兴之地,所有的军政方针都是皇帝亲自制定。汉文帝分封刘武在自己过去称王的封国,足以看出对于刘武的恩宠与重视。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最初和这个弟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经常和他同乘一辆马车,而且特许梁王可以长期留居长安,靠拢政治中心,甚至一度想要传位给梁王。而梁王本身又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王爷,在七国之乱中英勇抗击敌兵,立有大功,又得到太后和皇帝的宠爱,难免日益骄纵起来。他在梁国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从宫殿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多里。外出随从千乘万骑,排场之壮盛拟似天子。出入宫殿,清道禁绝行人,言警称跸。四方豪杰像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人尽归梁国。他的言行举止越发像汉初谋反的淮南王刘长和刚刚被诛杀的吴王刘濞。这自然就引起了大臣的不满,而刘武竟然变本加厉,派人刺杀反对他的大臣,弄得人心惶惶,最后景帝只是诛杀了梁王身边的人,但是对于梁王也越来越疏远。

居功自傲,恃宠而骄是梁王出局,无缘皇位的最大原因。毕竟梁王并非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在汉景帝有儿子的前提下,本来就很难有继位的可能。可是他的不甘心最终仍旧化为泡影,郁郁而终。

防备诸侯,汉家旧制

在西汉初年,汉高祖扫除异姓王之后。汉朝中央和诸侯国的关系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紧张的。西汉时期的法律规定,严禁汉朝人口流向诸侯国,违者要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且禁止向诸侯国私自运输违禁物品,包括良马和铁器。即使是同姓诸侯王,到了年纪也必须离开长安。

虽然汉景帝和梁孝王是同宗同族的手足兄弟,在这种防范诸侯国的大背景下,诸侯由外藩入继皇统大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并且,自吕氏之乱平息之后,中央所保有的军队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也是得益于此,声势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平息。这场战乱后,各地诸侯王的势力都有了一定的削弱,而削弱的部分则都是进入了汉朝的版图之中。汉朝的实力也由此得到提高,汉景帝也不可能把这样发展良好的国家交给自己的弟弟,而是必然会交到儿子的手中。综上可知,刘武的皇帝梦只是他自己编织出来的幻影,根本就不实际可行。

110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公元110年 正月

(庚戌 汉安帝永初四年 正月)


张伯路复结勃海、平原刘文河、周文光等攻郡县,杀守令,遣御史中丞王宗发幽、冀诸郡兵与青州刺史法雄并力攻之。

耿种、梁慬破南匈奴单于。

诏减百官及州郡县俸各有差。

公元110年 二月

(庚戌 汉安帝永初四年 二月)


南匈奴攻常山(今河北元氏西)。

先零羌攻褒中(今陕西褒城)。

初置京兆虎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今陕西凤翔),以卫护园陵及三辅。

辟凉州豪杰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

朝歌(今河南汲县东北)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新任朝歌长虞诩用计驱散之。

东观校书 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洛阳宫中殿名)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公元110年 三月

(庚戌 汉安帝永初四年 三月)


南单于降,还所虏汉民男女及羌所掠转卖入匈奴中者合万余人。

先零羌复攻褒中,汉中太守郑勤战死,丧三千余人。徙金城郡都襄武(属陇西郡)。

公元110年 四月

(庚戌 汉安帝永初四年 四月)


张伯路等遁走辽东,止海岛上。

公元110年 七月

(庚戌 汉安帝永初四年 七月)


护羌校尉移居张掖。

公元110年 十月

(庚戌 汉安帝永初四年 十月)


大将军邓骘罢。

公元109年发生了什么事?

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春。羌人首领当煎和勒姐种聚集羌兵,强攻破羌县城,护羌校尉借司马赵孟元(赵充国六世孙)率领四个儿子同守城将士与羌兵大战。

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山东沿海3000多农民在张伯路领导下举行起义,反对汉王朝统治。起义军赤帻绛服,号称“赤帻军”。

公元109年,张衡正在故乡专心钻研的时候,大将军邓骘(南阳人,东汉开国功臣邓禹之孙,也是皇亲国戚)看重了他的才学,屡次派人邀请他做官。

刘延平在公元109年被立为清河王,在位35年,公元144年去世。

关于和睦的故事50字

1、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2、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

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3、于令仪宽偷

北宋时,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人,一生勤劳持家,到晚年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但他从不做为富不仁欺压乡邻的事情,而是仁爱为怀,宽厚待人。

一天晚上,有人潜入他家里偷东西,被他的几个儿子抓住了。喊声惊动了正在书房里读书的于令仪,他提着灯笼向这边走来,用灯笼一照,认出这个低着头站在他面前的盗贼竟是邻居的儿子,不禁大吃一惊:“你向来是个本分的青年人,从未有不良行为,为什么现在干这种事呢?”

邻居的儿子回答说:“父亲近来有病,卧床不起,家里穷困请不起医生,不得已走了这条路。”于令仪听后,很是同情,于是问他想要什么。年轻人说:“需要十千钱,就可以请医生给我爸治病了。”

十千钱对于令仪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但还是如数给了他。邻居的儿子拿了钱刚要走,于邻仪又喊住他:“你家很穷,现在又是深更半夜,你匆匆忙忙地带这么多钱回家,遇上巡逻查夜的盘问你,你怎么说呢?”于是留他在家里过夜,第二天才让他回家。

事后,邻居的儿子感到十分惭愧,从此改过自新,像于老伯那样宽厚诚实待人,勤俭持家,成了一个好后生。

4、梁人窃灌

战国时期,梁国有位大夫叫宋就,就任边地县令,辖区与楚国毗邻。梁国和楚国都种瓜。梁人勤于灌溉,种出的瓜又大又甜。楚人却不浇灌,种出的瓜很不像样,他们还在夜间偷偷地跑去祸害梁人的瓜。梁人发觉后,都磨拳擦掌要报复。

宋就说:“别人做坏事,你也跟着做坏事,这是多么偏狭啊!我教给你们一个办法,趁夜晚去给楚人的瓜地浇水,不要让他们知道了。”梁人依言而行,楚人的瓜也长得丰硕甜美了,楚人大为奇怪,楚王说,这是梁人“阴让”。楚人深受感动,谢以重币,从此两地人交情一天天好了。

5、郑板桥三尺让邻换和谐

清朝郑板桥的家人与邻居为建房问题发生纠纷,写信要在外地当县令的郑板桥出面干预,郑板桥回信说:“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得此信后,果真礼让三尺,邻居见此,也让三尺。结果两家之间由此和睦相处。相让的几尺地倒成了友好的通道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