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乡土历史?
湖北荆州是一个有着优久历史的古城,是俗称荆楚大地的一部分。早在三国时期荆州就扬名天下。刘备向孙权借荆州,荆州成了刘备发迹的起点,后来关羽因大意又失了荆州。总之自古以来荆州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它还依傍江汉平原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行己有耻的典故?
行己有耻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行己有耻」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亭林(炎武)所提倡的为人处事的一个原则;顾氏认为一切违反礼法,不顾道义的行为,都是由于缺乏羞耻心的缘故。
明代后期的儒学趋于空疏,学者高谈明心见性的虚玄空论,不注重具体的行为表现,而流于放诞,表现出轻薄不义的行为。尤其明朝的灭亡,更见出为官者贪污腐化,为将者自私自利,甚至整个社会风气,都表现出无耻无义。主要的原因,便是许多人都失去了「耻」的观念,「不知羞耻」而违反道德正义,甚至以「不义」的获得而沾沾自喜,所以在国都失守之后,有些人竟不惜屈身事贼,从降服李自成以至满清,全然不顾国仇家恨。这些都归因于「无耻」而致。于是顾氏提倡「行己有耻」的原则,希望从人人所具有的羞耻心出发,建立一个人人可以实在感受到的道德自律原则,读书人切实自修,以落实道德教化。
羞耻心是人根据道德伦理或正义所建立的「良心」,用来监督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伦理或正义。如果行为有不合之处,会觉得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而感到可耻,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有愧疚。所谓一个人做错了事而良心不安,正是自以为耻的意思。
顾氏认为士人的廉耻观念关系到社会风气的良窳,因为士人或担任国家官职,或为乡里的表率,如果士人无耻,便会败坏国家政治,影响社会风气,伤害国家社会至为严重。因而在〔日知录.廉耻篇〕中说:「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大力倡导「行己有耻」之教,以提升社会道德。
乡土中国探究了哪些?
1、中国的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
人们有从土地中长出的光荣历史,受到土地的束缚,总会向土地讨生活,靠农业为生。以农业为主的人们世代定居,基层人口流动微乎其微,地区性强,有孤立和隔膜,人们生于熟悉的社会,终老是乡。
2、为什么费孝通先生认为乡下人没有文字需要?
从空间上来看,文字本身无法完全清楚地表达记下它的人对其赋予的意义,在乡土中国中人们可以“眉目传情”,直接意会从而进行交流,没有文字的必要;从时间上来看,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较为稳定的,世代的经验和历史的记忆可以口口相传,没有必要以文字作为载体。
文字不是乡土社会的产物,乡土社会中的事情日复一日甚为相似无可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