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历史人物李白故事,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事 2025-01-12 07:14:49 0 0 李白的艺术成就有以下几点 (1):强烈的主观色彩。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像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聘,一气呵成,具有一气多人的特点。李白的诗歌的抒情往往是喷发似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 例子:《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想象变幻莫测。 李白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妄精神。李白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幻无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倘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3):丰富的想象与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的意象有壮美与优美的两种类型。李白诗歌中虽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在李白诗里用的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多明丽的色调。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特与词语的基本色调。 关于李白诗歌意象的两种类型:壮美和优美: ①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述,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 ②李白的诗歌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绿水净素月,月明白路飞。”“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些清新的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 总结:李白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月的形象在李白诗中反复出现。在李白诗里,用的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 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炫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唐李白是什么意思?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 是因为年迈的贺知章读到了李白的《蜀道难》之后,吃惊的赞道:“公,非人之人,不是太白星精耶?”并直称李白“谪仙人”。 李白的知己诗粉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义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诗中的:诗无敌、飘然、不群、清新、俊义、春天树、日暮云,不仅是杜甫发自内心的崇拜,更是对谪仙人的最好解释,也许是因这首诗和贺知章的称赞,李白被推至到诗坛最高峰——诗仙! 李白是,唐,宋代诗人吗? 李白是唐代诗人,不是宋代。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