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常见故事有哪些,初中历史常见故事有哪些书 2025-02-08 21:57:44 0 0 10个唐宋元明清历史小故事? 一: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了兄长后逼父李渊退位,登基称作唐太宗。 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假借平判,率军出城,被部下拥护成功逼宫。 四:下陈州,包公陈州放粮救驾李娘娘,揭开狸猫换太子真相。 五:忽必烈,忽必烈联宋抗金,强大后灭了南宋后金改朝元朝。 六:朱元璋,造反成功做了皇帝。 七:燕王造反,燕王朱历燕京造反杀了皇帝朱允炆迁都北京。 八:李自成,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梅山,李自成改国号大顺朝。 九:雍正,雍正在九子夺嫡胜出后做了皇帝。 十:溥仪,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清王朝灭亡,改为中华民国。 10个历史经典故事? 1、指鹿为马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4、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最后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交换玉璧,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发现秦王并未真心想用城池交换和氏璧,便提出了吃素食交换玉璧的计谋,在此期间。让人把玉璧偷偷送回秦国。 5、曹冲称象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经典历史小故事,历史故事有哪些? 走后门,自古以来都是有风险的。 唐代诗人贺知章,他在晚年告老还乡之际,找当时的皇帝唐玄宗,走后门去了。 他的诉求是:“臣有一个小儿子,还没起大名呢,想请陛下给起个名儿。这样我回乡了,一说皇上给我儿子起名了,那多显摆呀!” 这个好办,唐玄宗张口就来:“老贺啊,为人之道,最在乎的就是信义,有信义的人,一生顺遂。老贺,看你就知道,你儿子将来一定是个讲信义的人。孚,就是信义的意思,你儿子就叫贺孚吧。” 贺知章千恩万谢出来,却一脑门子郁闷,心想:“这......陛下也太逗了吧。我是浙江人,我们那儿的方言,孚是瓜下之子。我拿乡音跟家乡的人一说,我儿子不就被人叫贺瓜子儿了吗?” 这后门走得憋屈,老贺回家后,只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提皇帝起名儿的事儿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那是愁这名儿愁的。老贺的小儿子,也只能叫贺孚,叫了一辈子。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