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字的历史人物故事(250字的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詹天佑的故事250字左右?

詹天佑自幼聪慧好学,八周岁入私塾,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结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幼酷爱机械,9岁时,动手修好了大家都认为已经老得不能再修的自鸣钟。当技艺员都对洋行运来的机器束手无策时,他却能指出那些零件的安装部位与方法,而之前不过认真地看过一遍,表现出非凡的才智。


也许还应该庆幸,詹天佑从小生长在一个民主自由的家庭,祖传的自鸣钟,拆坏了非但没有遭到训斥,反而得到了世伯谭伯村的夸奖,还得到了一块珍贵的怀表,后来又得到他的资助,才得以成为娃娃留学生赴美留学深造,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而开明的父母虽然难舍才十一岁的长子,但最终还是以大局为重,前途为要,让儿子只身远渡重洋。


伟人总是多磨难,詹天佑也未能例外。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可谓危机四伏,美国学生对他优异成绩的嫉妒以及对他的排挤,清朝政府迂腐官员对他们这群留学生的百般刁难,都只会把他的意志磨练和更加刚强。这个从小就胸怀大志的青年,时时把祖国装在心中,在心痛祖国落后的同时,更是树立起信心,立志报效祖国。


然而事实却是那样的残酷,正当他踌躇满志,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压倒美国当地的学习尖子,获得学士学位,准备继续深造时,腐朽的清政府竟下令将全部留学生“裁撤”回国。


1881年秋,年满二十岁的詹天佑怀着报效祖国之心回到了灾难深重的国土,然而得到的却是当政者的冷遇与歧视,优等生被视为“次等生”,因为当政者视铁路为怪物,于是他学的机械业没有了用武之地,被安置到福州船政局去“学习一艺”,被足足误了七年,但是,是优等生,干什么也是优等的,在船政局他同样表现出自己的非凡才能。

250字的历史人物故事(250字的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1882年夏,詹天佑以第一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福建水师的旗舰“扬武”号,任驾驶官。


1884年秋,在与法舰的马尾海战中英勇作战,求助多人,受到外报的载文赞誉。


1886年受张之洞委托,绘制了中国第一份《海险要图》,开了我国新技术测绘的先例,为此,他还推迟了自己的婚期,直到1887年,27岁时才与谭菊珍结为连理。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1888年,詹天佑终于有机会介入铁路事业了,他与筑路工人同吃同住,每天风餐露宿,但凭着对铁路事业的一腔热情,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在洋人都深感在滦河上架桥已经是黔驴技穷的时候,他却第一个采用了土洋结合的技术方案,用压气箱法,再配合以机器打桩,采用了空中、水面、水底立体声交叉,土洋结合的综合作业,完美地捧出了滦河大桥,雄辩地说明了他知识的渊博,艺业的精湛。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250字?

吴玉章

我国的老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年轻的时候,他到日本留学,在一所学校里读书。1904年元旦那天,学校把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庆贺,可是没挂中国国旗。吴玉章气愤极了,带着中国学生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说:“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学校如果不道歉,不纠正错误,我们就罢课,绝食。”

校方不满意地说:“平日我们对你那么好,你家经济困难,我们不催你缴学费,还发给你零花钱,你为什么带头反对学校?”吴玉章严肃地说:“学校对我 好,我很感谢。但是挂旗这件事是关系国家荣辱的大事。我不能不誓死力争啊!”校方只好承认了错误。

10年以后,吴玉章已经成为一个革命家了。有一次出国,他坐在日本的轮船上,正好又赶上1914年元旦。船上挂起万国旗庆贺,可仍然没挂中国国旗。

吴玉章记起10年前的那件事,痛心地想:祖国贫弱,政府无能,被外国人瞧不起,挂国旗也想不到中国!可我是中国人,能眼看祖国的尊严受到伤害却视而不见吗?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领船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提出抗议。船长见中国人这样爱国,又这样心齐,慌忙赔礼道了歉。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250字作业?

古代,有一民女孟姜女,在结婚拜堂之日,丈夫被抓壮丁修长城,一年杳无音信,孟姜女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

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痛哭起来,哭到哪里塌到哪里.

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杞梁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悬梁刺股的故事250字?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