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故事(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5-02-18 12:49:50 0 0 伟大雄伟历史故事 赢正扫六合称始皇,杨坚结束南北分治建隋朝。 历史上著名成语典故及故事? 这也太多了,讲一个耳熟能详的吧。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否则就按军法处死他。 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对周瑜说:“只要三天,就可以交十万支箭。”周瑜一听非常高兴,当即命人准备好酒菜款待诸葛亮。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如果第三天交不出箭,我甘愿受罚。”周瑜听了,心想:你也太自信了,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怎么交差。当晚诸葛亮叫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盖住,并且让鲁肃保守秘密,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周瑜他们。 第二天一早,诸葛亮和鲁肃一起前往水上扎营。这时候江面大雾弥漫,天也黑了下来。诸葛亮下令用草把子扎成人排在船的两边,船上的士兵开始擂鼓呐喊起来。此时江上雾很大,对面看不见人。曹操听见鼓声和呐喊声大吃一惊,便下令不要出兵,只用弓箭射住对方。很快,诸葛亮的船上就插满了箭。 诸葛亮估算着时间,估计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便下令回营。这时候大雾也慢慢散去,太阳也出来了。当曹操发现手下的士兵们射出去的箭支一大半都没射中目标时已经太晚了。等他们追上对方的船队时,诸葛亮早就回到岸边了。 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了周瑜,周瑜听完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 儿童著名历史故事排行榜? 经典儿童历史故事篇一:元觉劝父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 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 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 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 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 “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 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经典儿童历史故事篇二: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 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 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经典儿童历史故事篇三:感动杀手的人 春秋时期,有个昏君荒淫无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赵宣子,为人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主。 君主很不耐烦,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 这个杀手叫锄麑(ní),天不亮就到了赵宣子的家。 这时赵宣子已经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儿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 杀手见了很感动,心想:“一个人平居时都毕恭毕敬,这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就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假如不杀他,又失信于君主,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 最后他不得已,就撞树自杀了。 经典儿童历史故事篇四: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假如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将信将疑。” 庞恭又说:“倘若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相信了。”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离魏国比这里的街市远多了,议论我的又不止三个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说我坏话,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但魏王果真听信了小人谗言,没有再召见庞恭。 经典儿童历史故事篇五:以人为镜 唐太宗是一个文武双全,英明盖世的能人,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他身边有两位监督他言行的“明镜”:一为长孙皇后,另一位乃忠义贤良的魏征。皇上一有过错,他们立即会巧妙地指出。 据《贞观政要》一书所载: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日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太宗怕魏征指责自己,赶快把小鸟藏到怀中。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与他商谈国家大事。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却也怕暴露,因为他信任、敬畏魏征。等魏征走后,太宗取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命归黄泉了。 于是伤心地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田舍翁不可!” 皇后闻之,问明原委,立刻穿上大礼服向太宗行礼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有您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兴盛指日可待。”故使太宗渐渐平息了怒气。 唐太宗就“以人为镜”常观察自己,真正做到了勇于改过、从善如流。 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镜子。”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