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名言和成语故事)历史人物名言和成语故事有哪些

有关和的历史名言故事?

1.霍去病倒看北斗

古人早就发现,越往北走,北极星就升得越高,当然北斗星也会同样升得越高。他们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会不会高过头顶,向南偏去?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过这种景象,下面我给朋友们讲一个“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汉年间的一位大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另一位史称“不败将军”卫青的外甥。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对汉朝边境进行掠夺。霍去病18岁时,被派遣领兵北征匈奴,他率领800名骑兵冲入敌阵,一气斩杀匈奴兵两千多人,生擒匈奴单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两千五百户冠军侯。

几次胜仗后,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沙漠以北地区。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万多匈奴骑兵又向南进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区(今河北北部一带)烧杀抢掠,汉朝边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铁骑之下。于是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

这年,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以及步兵辎重队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率军从代郡(今山西代县),出发,在大沙漠地带纵横驰骋,行军两千多里,终于捕捉到敌军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挥汉军发动猛攻,一场激战开始,长枪象稻草一样折断,莽莽草原,弃尸累累,山河变色,日月无光。几天血战之后,汉军终于胜利。这场战役,歼敌七万名,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去病率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德尔山或杭爱山)。为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率众在狼居胥山顶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

晚上他在营外散步,抬头仰望北斗时,吃惊地发现,北斗七星已经越过天顶,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图案,第一眼几乎都没认出来,他赶忙招呼将士们一同观看,大家都对这奇特的景象啧啧称奇,觉得天圆如盖,地方似棋,宇宙奥妙,不可尽言。随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并登临北海(今贝加尔湖),刻了一块记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凯旋还朝。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可惜霍去病回朝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24岁。这位军事天才不讲享受,一生为戍边事业奋斗,他有两句名言流传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贝加尔湖的纬度大约是北纬55_,北斗星上中天时就已转向南天了。这对于生长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来说,确实算个稀奇事。唐代的刘商在《胡笳十八拍》诗中写道:“怪得春风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也是在感叹这种景象

古代历史人物名言?

以下是一些古代历史人物的名言: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唐·刘禹锡。这句话意味着事物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其大小或者数量,而是取决于其内在的品质和特性。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卢梅坡。这句话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梅花和雪的各自特点,赞美了梅花的香气。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西汉·司马迁。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短暂,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创造价值。

(历史人物名言和成语故事)历史人物名言和成语故事有哪些

5."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 - 西汉·刘向。这句话提醒我们选择朋友和环境要慎重,因为环境和人际关系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及名言?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翻译: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翻译: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新文化运动至今的历史人物名言?

1.陈独秀

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

偶然憩城郭,犹自绝追攀。

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

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

2.蔡元培

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做学生的,也不是天天到校把教科书熟读了,就算完事,要知道书本是不过给我一个例子,我要从具体的东西内抽出公例来,好应用到别处去。

3.李大钊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