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8分钟视频,历史小故事8分钟视频大全 2025-02-18 19:22:48 0 0 一分钟历史比赛故事? 一分钟的历史比赛故事: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历史遗迹。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授鞭断流”、“围棋赌墅”等成语,一直脍炙人口。 求几个三分钟历史小故事?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坐落在贺兰山下一片奇绝的荒漠草原上,进入陵区,九座西夏帝王陵园和二百多座王公贵戚的陪葬墓一览无余。这片博大雄浑的陵园建筑遗迹不仅被日本游客称为“东方金字塔”,而且给人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谜。 西夏王陵一带地势平坦,被山洪冲刷出的道道沟坎纵横交错。这些不太深也不很宽的山洪沟里,生长着北方特有的酸枣树,树冠不大,但厚实油亮的绿叶却十分浓密。它们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疏密相间地交织在方圆53平方千米的陵区里,网着那一座座高大突兀的陵墓。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没有一条山洪沟从帝王陵园和陪葬墓园中穿过。西夏建陵近千年,贺兰山山洪暴发不计其数。但是,沿贺兰山一线,仅有西夏陵区这片土地没有遭受山洪袭击。原因何在?这至今还是一个谜。 西夏陵园内最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状如窝头。仔细观察,其为八角,上有层层残瓦堆砌,多为五层。于是有学者认定,它在未被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陵塔”之说便屡见报端。 但塔式建筑缘何立于陵园之内,其功能、作用是什么?则少有人说得清楚。至于这座“陵塔”又为什么建在陵园的西北端,学术界的说法至少有四种,各执一端,拒理争辩了十多年仍不见分晓。 拒理争辩了十多年仍不见分晓。 【示巴古王国之谜】 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示巴王国盛极一时,国内盛产香料、宝石和黄金,商业发达,与邻近的以色列、埃及、也门、苏丹等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 据说,示巴商人当时已经会利用红海的季风之便远洋航行了。他们在每年2~8月海风吹向印度洋和远东时,便加大对这个地区的贸易运输量。等到8月以后海风回吹时,他们又溯红海而上与以色列和埃及交往。这个季风的秘密长期未被泄露,直至公元1世纪时才被希腊人发现。 示巴的陆路贸易也很发达,他们的骆驼商队活跃在阿拉伯半岛和西亚的广阔地带上。 关于示巴王国,《圣经》中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10世纪中叶,示巴女王马克纳美丽而聪颖,治国有方,王国版图不断扩大,与当时所罗门统治的以色列相得益彰。由于仰慕所罗门的智慧和声名,示巴女王在庞大的扈从队陪同下带着香料、宝石和黄金,浩浩荡荡地抵达耶路撒冷,拜见以色列国王。 示巴女王在《圣经》中偶然闪烁的神秘色彩,引起了历代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和民间艺人的极大兴趣,由此引出了各种传说、臆想和荒诞不经的故事。 但是,有关示巴女王的种种事迹都缺乏考古或文字所提供的可靠依据。示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至今还是一个谜。同时,示巴古迹的发掘,已透射出这个文明古国的奇光异彩。但失落的示巴文化这个历史之谜,还远未被揭开。 2分钟历史人物故事演讲?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代人,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用他年幼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不朽的抗日凯歌。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在山坡上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9月16日早上,鬼子扫荡来了,二小眼看着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非常着急,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唱着放牛歌勇敢的向鬼子走去。迷失了方向,昏头转向的鬼子拿着刺刀,一把抓住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很害怕的样子,“听话”地说:“行,行,我给你们带路。”于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走在鬼子的前面,将他们带到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四下里立刻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声,鬼子这才知道受了骗,那小队长气急败坏,提起大枪追上二小,把那尖尖地刺刀一下子扎进二小瘦小的身体,挑在枪尖,狠狠地摔在了大石头上。 二小的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染红了蓝蓝的天。他含着微笑,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永远睡在了冰冷的山间。二小的大壮牛像是要报仇,埋头直冲,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长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