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典故和楚庄王有什么关系?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为芈姓,熊氏,是楚穆王之子,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国在他的治理下,国力强盛,所以他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本来在楚庄王继位之初,楚国内部就有很多的矛盾,当时他虽然不到20岁,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采取以静观动的办法,平常表现出给人一种沉迷酒色的感觉,实则是韬光养晦、暗察时局,

当他对时局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便开始了自己的雄才策略,在军事上,他将楚国的势力继续扩展,在政治上,他任命孙叔敖为令尹,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生产,使得楚国国力大幅度提高。

最终,楚庄王和齐桓公、晋文公等人五人并称为了春秋五霸。


当然,楚庄王一开始表现出不问政事和沉迷声色犬马的状态,而后则迅速的大展雄才。

说到这个过程,自然会想到和他有关的一个历史典故,也就是“一鸣惊人”。


那“一鸣惊人”的典故具体是怎样的呢?


“一鸣惊人”的字面意思是,一出声就使人震惊,引申比喻的意思是:平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一下子却做出惊人的成绩。



楚成王继位之初,他整天吃喝玩乐、不问政事,在位三年未发布任何的政令,在众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的“昏君”。

当时,有的大臣看不下去,便劝谏于他,希望他能勤政爱民,结果不仅没劝成,,反而还差点丢了性命。


又过了一段时间,楚庄王还是一如既往的吃喝玩乐,当时有一个叫伍举的大臣去见楚庄王。

楚庄王便问他:“你来做什么? 你是来喝酒,还是来听乐看舞?”


伍举回道:“有人叫我猜个谜, 但我想了很久始终猜不到,大王聪慧过人,我想让大王猜猜,以解疑惑。”


楚庄王一听猜谜,觉得有意思,便高兴的说:“那你说吧。”


伍举说道:“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这只鸟身披五彩衣,非常的艳丽和荣贵,但是在三年里,它却不飞也不叫,不知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伍举的言外之意,此时他也不想瞒着伍举了,便说:“这只鸟可不是普通的鸟,其三年不飞,如果飞,便一飞冲天。三年不鸣,如果鸣,便一鸣惊人,你先不要急嘛。”


伍举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听了楚庄王说的话后,顿时明白了,便高兴的说道:“ 大王英明。”

伍举此时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所以,他说完后,便转身离开了。


经过三年的韬光养晦和暗察时局,楚庄王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他觉得是时候有所行动了。

不久,楚庄王便改革施政措施,调整官员的任职升降,同时他招兵训练,准备和晋国一争霸主的地位。他发展经济、注重社会生产。



楚国经过楚庄王的几年治理,得以实力大增,在征服南方的一些小部落后,他觉得是到了和晋国一争高下的时候了。公元前597年,楚国和晋国大战,并取得了大胜。

而楚庄王本人则以楚国强大的实力,得以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