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的历史故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历史上三大战争胜利的故事)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历史上三大战争胜利的故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出自《孙子·谋政篇》,意思是只有了解自己和“敌人”,才能百战百胜,这句话一直沿用至今,其中的道理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古时候这句话更多的被用在战场和政权的争夺上,今天就给大家讲述历史上关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之诸葛亮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是个好军师,他出的一个又一个的计谋解决了很多麻烦,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空城计”,当时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来袭,诸葛亮泰然自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司马懿见此情形,心中疑惑,恐怕有埋伏,率领大军退去。诸葛亮不战而胜。实际上城中什么埋伏都没有。

相传司马懿和诸葛亮是同窗,诸葛亮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他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料定司马懿见到此情景不会攻城,这才使得司马懿中了自己的圈套,若是诸葛亮不了解司马懿的性格,结局可能截然不同。这里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之李世民

大唐建国之初,边疆骚乱不断,签订的协议也形同虚设,而当时的皇帝李渊对此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决定迁都。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很是反对这种做法,认为这样有损国威,他***亲自去会一会东突可汗,但是仅仅带领了几百名士兵,而东突的士兵个个骁勇善战,并且人数众多,双方的实力天差地别。

即便如此李世民见到东突的两位可汗依然镇定自若,杀气十足,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势。东突可汗见到如此阵仗恐怕有诈,遂暂时退兵,后来李世民突袭东突,吓得他们丢盔弃甲,两位可汗心生嫌隙以为出了奸细,思前想后决定休战,与李世民签订协定,两国友好往来,自此东突再无来犯。李世民此举也是紧紧抓住对方多疑的弱点,才得以取胜。

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之项羽

项羽和刘邦本以鸿沟东西为界,互不侵犯,但是后来刘邦的部下谏言要趁项羽衰弱的时候一举拿下,了却后患。而后刘邦率人攻打项羽,终于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围住,但此时刘邦强攻的话也会伤亡惨重,这时有人献计,找来很多楚人日夜高歌。项羽的部队没有粮草,士兵听到家乡的民歌更是无心恋战,而项羽听到歌声以为刘邦得到了楚地。

此时军队人心浮动,项羽心中斗志全无,虽然最后项羽带领了几百人强攻逃走,但是最后还是在乌江自刎。此战刘邦大获全胜。这样的结局刘邦赢在抓住了敌方的心里,让他们斗志全无,最后成了赢家。以上就是历史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

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意思是什么

人民军队因为有人民的支持,所以百战百胜,所向无敌。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功绩盖天无双,大家都是清楚的,并且为世界推崇。他知识极其渊博,讲话、写文章经常“用典”,即用历史典故来说明、证明自己的观点。

毛主席引用的典故,来源范围很广,有中外古代和近代的;有《史记》《老子》和三国、水浒等名著的;有名人名言和名事;有寓言和传说故事;有的是寥寥几个字,有的是整篇的文章,等等。

《毛泽东选集》第1卷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主席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曾经在红军大学作过讲演,1936年写成。文中载:“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毛主席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中说:“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毛主席1937年8月在《矛盾论》中也引用了这8个字。

毛主席多次引用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8个字,源自孙武子著《孙子·谋攻篇》。

孙武子(约公元前545~~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即孙武,别称孙子。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尊称“兵圣”“兵家至圣”等,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他一生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13篇,称为《孙子兵法》,5900余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宋神宗(1068~~1077年)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它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均很重视。现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译本。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古人注释为“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翻译成现代文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百战百胜,立于不败之地。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篇》),即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知彼知己”的近义词有,胸中有数、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等等。反义词有,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糊里糊涂,等等。

历史上和现实中,既不知己(的优劣势),又不知彼,糊里糊涂、盲目行动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的前两战失利,就在于没能“知彼”。毛主席在他的名著《矛盾论》里说:“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一战时,因为不了解地形复杂,宋江的人马迷路,差点走不出来,还损兵折将。二战时,忽略了祝家庄和扈家庄、李家庄的三庄联盟,遭到前后夹击。

“知彼知己”,不仅仅应用于战争,在现在我们的工作、经济活动、生活等方面,也是应当遵循。

工作应用,如争取项目、招商引资谈判、体育比赛、参加招聘等;经济应用,如商业营销、工商业谈判等;生活应用,如购买东西、出租房屋等,都是需要“知彼知己”的。只有在这些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知彼知己”,才能够面对对手,以长击短,面对自身,扬长避短,在前进的道路上快人一步,胜人一筹。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

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孙刘联军的箭支快用完之际,故意挤兑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时间内交出20万只箭,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为防周瑜另有毒计害人,就满口答应下来,并且告诉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而且立下军立状,以安周瑜之心。

诸葛亮其实早已暗观天象,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雾,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计,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雾诸葛亮问周瑜借来几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锣鼓齐备,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开到曹营面前擂鼓呐喊,明知曹兵在大雾天定不会出战,只会射箭退敌,果不其然曹操并不出战。

直命曹兵乱箭拒敌在曹兵乱箭之下,几十万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遍布船只俩边,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20万足够有余,命众军士高喊谢曹丞相赐箭,待曹兵知道上当来追时,早已返回江东大营了。

扩展资料: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但在《魏略》中,所谓“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