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爱情故事(历史上秦始皇与阿房女的爱情故事是真的吗) 2024-08-29 20:32:11 0 0 一、历史上秦始皇与阿房女的爱情故事是真的吗秦始皇与阿房女的事情发生在秦军大战岭南百越部落的时候。当时秦军为了攻打岭南的百越,需要从北方运送粮食到南方,但天气又极为炎热,因此秦始皇便下令凿渠以汇通湘江与漓江,这样就能够使粮食的运输更便捷。然而就算解决了粮食问题,秦军与百越军的对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他们就这样一直对峙着过了整整三年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慢慢的消耗,北方的秦国士兵中发生了瘟疫,阵脚大乱。这个时候百越的军队却矛盾了,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次秦军士气大乱攻打他们,那或许会有战胜秦军的机会。然而如果攻打秦军,又可能让自己的军队也染上瘟疫。因此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就在百越军纠结的时候,他们的首领想出了一个对策,就是让一名当地的采药女子混入秦军当中刺探敌情,顺便治好控制瘟疫,等病情稳定了,秦军处于恢复期间的时候再一举进攻。这名采药女子就是阿房女,她装着一大堆草药运往秦军,帮助秦军解除了瘟疫。嬴政也大喜,想要当面感谢阿房女。谁想到嬴政一见到阿房女的时候就立马被惊呆了。这个女子与自己小时候相识的一个小女孩是如此相像!秦始皇回忆起来,当时自己在赵国邯郸做质子,期间总被欺负打得遍体鳞伤,而正是阿房女为他疗伤,而两人也因此互生情愫。只是后来嬴政返回秦国,两人便再也没有了见面的机会。而如今两人竟然如此有缘再度重逢。后来经过阿房女的游说,百越之地与秦国达成了和平谅解,嬴政让赵佗当了南越的第一任王,而岭南地区也正式列入了中国统一的版图。与此同时,嬴政对阿房女表露心意,许诺等自己当上皇帝,一定给阿房女名分。只可惜最后事与愿违。虽然阿房女为秦国与百越的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时秦朝的大权却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即使当时年轻的嬴政已经升级为秦王,却空无实权。因此想要给阿房女的愿望也无法实现。直至秦始皇最终统一六国之后,握有大权,阿房女却已去世。所以嬴政为了纪念自己心爱的女子,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阿房宫。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历史上没有嬴政的花边新闻,是因为他钟情于阿房女而无法倾心于别人。二、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爱情是真实的故事吗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事情,很多人被他们两个的爱情故事给传染了,还是非常非常的有意思的,也非常的激情,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爱情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爱情并不是真实的,这个都是后世给虚构出来的,历史书籍关于对女性的记载真的太少太少了,但是栎阳公主是鲜有记载的不多女性之一。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爱情故事高渐离是战国末期燕国人,在击筑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和荆轲是很好的朋友,在西汉刘向所编定的《战国策》中可以从中得知高渐离的故事。荆轲前去刺杀秦王之时,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为友人击筑送行。高渐离的击筑声悲凉慷慨,听者都留下了热泪,荆轲附和高渐离的击筑声,吟唱出千古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因刺杀秦始皇失败,惹怒了秦始皇。秦始皇派遣秦军消灭了燕国,杀害了太子丹,秦王为了斩草除根,在全国通缉抓捕太子丹和荆轲的同党。高渐离担心自己身份暴露,便更名改姓在宋子城一个酒馆里当酒保。一次,高渐离听到前堂有人在击筑,想到自己很久没有击筑了,便想一饱耳福。高渐离听后,指出了击筑人的不足,有人听到高渐离的话后,便告诉了酒家主人。主人听后,把高渐离叫到了前堂,想要羞辱高渐离。高渐离击筑一曲,声音婉转动听,赢得了客人的阵阵喝彩,主人也惊诧不已。随后,高渐离一直在酒家表演,前来听曲的人络绎不绝。高渐离的名声大噪,连秦始皇都知道高渐离擅长击筑一事。秦始皇派人接高渐离入宫为自己演奏一曲,有人认出了高渐离,说他是太子丹的同党。秦始皇不忍心杀掉高渐离,便让人把高渐离的眼睛弄瞎,继续让高渐离留在他身边击筑。慢慢地,高渐离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对他减少了戒备。高渐离认为刺杀秦始皇的时机到了,他在筑中装入了铅,等他接近秦始皇时,就将筑投向秦始皇。一天,秦始皇召见高渐离为他击筑,高渐离根据声音辨别出秦始皇所在的方向,他将筑奋力投降秦始皇,但是没有击中秦王。秦始皇惊魂未定,随即派人杀害了高渐离。秦时明月高渐离和雪女的关系如何高渐离和雪女既是知音,又是知己。高渐离和雪女合奏的《阳春白雪》被认为是天下第一绝曲,在燕国乃至全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高渐离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有着绝色俊美的容颜和高雅清冷的气质。高渐离在燕国是一名颇有名气的琴师,曾在妃雪阁、酒家等一些地方弹琴,颇受燕国人士的喜爱。在妃雪阁弹琴时,对赵国的舞姬雪女心生爱意,为了不给雪女造成困扰,高渐离一直克制自己对雪女的爱慕之情。当时,雁春君早已钟情于雪女,他是燕国的权贵人士,想要得到雪女简直易如反掌。雁春君一直想要霸占雪女,遭到了雪女的反抗,雪女被逼迫无路之时高渐离出现了。为了救雪女于危难之中,他以燕太子丹的名义制止住了雁春君,因此遭到了雁春君的憎恨。雪女担心高渐离会受到雁春君的报复,便劝说高渐离离开燕国。高渐离担心雪女受欺负,坚定留在雪女身边保护她。为了保护高渐离的安危,让他安心离开,雪女拒绝了高渐离的爱意。高渐离落寞的离开,在路上被雁春君的手下打晕,雁春君想要处死高渐离,以此来报复他。高渐离仅凭一人之力杀出刑场,身负重伤,而此时雪女杀掉了雁春君。俩人重新见面后,明白了彼此的心意,雪女和高渐离受到燕国士兵的追杀一路逃到了悬崖处。雪女被高渐离的真心感动,决定跟随高渐离,俩人无路可退,决定相拥跳崖。后来,高渐离和雪女被燕太子丹救起,并且俩人共同加入墨家。历史上高渐离与栎阳公主的爱情故事秦始皇吞并六国后,统一了天下自称为始皇帝,他将荆轲等燕国人士全部处死,对太子丹进行了流放。高渐离身为秦国的俘虏,他的头上被秦王烙上囚字,得知高渐离在声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秦始皇下令让高渐离为自己谱写一曲秦颂。高渐离誓死不从,以绝食和秦王抗争。栎阳公主得知高渐离这一行为后,便入宫请求秦始皇让她说服高渐离创作《秦颂》。栎阳公主对音律十分喜爱,她将高渐离带入栎阳宫,用她的真诚打动了高渐离。高渐离答应作曲,在高渐离弹曲之时,栎阳公主隔着帘子唱歌。高渐离被栎阳公主的歌喉所打动,心里渐生爱慕之情。一次,栎阳公主出了帘子,高渐离被栎阳公主的美貌所震撼,俩人情动之时便行了周公之礼。之后,栎阳公主下肢瘫痪病痊愈了,居然能正常行走。高渐离为栎阳公主作了一首《阳春》曲,在栎阳宫中非常恩爱快乐的生活。过了不久,秦始皇知道了高渐离和栎阳的事情,非常生气。栎阳本来已经和王翦的儿子王贲有了婚约,秦始皇下令熏瞎了高渐离的双眼。在栎阳公主新婚当晚,栎阳公主回忆起和高渐离快乐的日子,心中十分悲伤,转身投向渭河身亡。高渐离知道后,一心求死,在他作完《秦颂》之后,将灌满铅的筑投向秦王,秦始皇大怒将高渐离一剑刺死。秦时明月墨家高手高渐离图片动漫作品《秦时明月》中,高渐离是一位燕国著名的琴师,他擅长击筑,有着绝色俊美的容颜和高雅清冷的气质。为了突出高渐离清冷的气质,他的头发为褐色,额前有一缕刘海,一阵微风吹来,长发和刘海会飘起,有几分飘逸之感。高渐离的美貌修长而有力度,眼睛为蓝色,在使用武器易水寒之时,眼睛会变成墨绿色。动漫作品中的高渐离是一位俊美的男子,五官的设计迎合了大众对审美的要求,比如高渐离的鼻子很挺拔,嘴巴比较薄。高渐离经常使用乐器,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十分好看。《秦时明月》中,高渐离和雪女是一对知己,也是众人羡慕的情侣,俩人在衣服颜色上有很高的相似度。高渐离有两套衣服,一套是琴师装,一套是侠客装。高渐离弹琴击筑时,一般会穿上白色的衣服,偶尔也会穿绿色和黄色,为了体现琴师的儒雅之范,高渐离的衣服上会有很多图案点缀。比如荷花、祥云等等,这是因为这些图案,更加衬托了高渐离清高的品质。高渐离身份转化成一位剑客时,他会穿上比较质朴的衣服。衣服的颜色一般为白色和褐色,腰间有一条深蓝色的扎带,看着比较朴素。2015年播出的电视剧《秦时明月》中由隋咏良饰演高渐离,这款扮相比较优雅,符合高渐离剑客和琴师的双重身份。在剧中,高渐离随身携带水寒剑,和雪女行走江湖。秦时明月高渐离最后是怎么死的在《秦时明月》中,高渐离是一位历史人物,对于高渐离的结局和历史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目前,动漫《秦时明月》只有第五部,高渐离的结局还未出现,根据历史以此来推断,高渐离最终被秦王杀死。后来,根据推测,高渐离去刺杀秦王被杀的原因是,他为了好友荆轲和爱人雪女而去刺杀秦王。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被盖聂杀死,已经成了定局,随后有人推测出雪女被秦王杀死,高渐离为了给雪女报仇前去刺杀秦王,最终失败被杀。上述只是推测,至于结果到底如何,我们还不知道。在《秦时明月》第二部中,秦国精兵和卫庄联合攻打墨家机关城。高渐离和雪女知道了,前往机关城阻止秦军的进攻。在机关城内,盖聂和高渐离相遇了,高渐离想要杀掉盖聂为荆轲包虫,此时班大师出现了,阻挡了高渐离杀盖聂。荆天明跟随盖聂来到机关城,高渐离看到荆天明时大吃一惊。高渐离在荆天明身上看到了荆轲的影子,高渐离告诉荆天明要远离盖聂,不要和他走的太近。荆天明向高渐离打探父亲的身份和下落,高渐离和雪女不知道怎样告诉荆天明。此时的高渐离一面保护墨家,一面要保护友人的遗孤荆天明。在历史中,高渐离击筑技艺很高超,秦王让高渐离为他演奏一曲。逐渐地,秦始皇对高渐离没有了戒心,随后高渐离因刺杀秦王失败而被杀害。三、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爱情故事有哪些.1】哭长城的孟姜女与万梓良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西汉末年的刘向在《烈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梁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梁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梁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十天以后,“城为之崩”。唐代的有关记载,使杞梁妻的故事大变了模样。杞梁由春秋的齐人变成秦朝的燕人;杞梁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梁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杞梁妻的故事经过六朝、隋唐时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小的创造。元代,中国的民间剧种十分发达,出现了很多杂剧大家和脍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作空间的故事,自然也成为戏曲创作的源泉。范郎的名字从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到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出现很多种变异,故事的情节被铺陈得一波三折,与他们有关的其他人物,如范郎的母亲也出现在戏曲之中,使故事日渐丰满。明清以来,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间仍继续发展演变。各地的口头讲述,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所以叫“孟姜女”。孟姜女的故事不仅流传的时间漫长,受其影响的地域也十分广泛。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做了各种改造,使孟姜女的传说呈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色彩。2】凤求凰《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3】孔雀东南飞的焦仲卿与刘兰芝《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4】梁山伯与祝英台祝,梁祝化蝶,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5】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6】《长恨歌》中唐明皇与杨贵妃《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7】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许仙“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7】陆游与唐婉南宋山阴(今浙江沼兴)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其一: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其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这两阙词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琬,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从此,陆游、唐琬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强令陆游一纸休书,将唐琬休弃。”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琬送归娘家。陆母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与阔别数年的前妻唐琬相遇。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这就是开头所提到的第一首词。唐琬再一次来到沈园,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开头提到的第二首“钗头凤”。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琬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琬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倦游归来,唐琬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写下了“沈园怀旧”诗: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其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又赋“梦游沈园”诗: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陆游八十五岁,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8】《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与董永《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