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历史故事,福州是省会城市么 2024-08-30 04:02:12 0 0 一、福州有哪些传说1郑唐传第十二回半夜贴联恶作剧谁知惹火自烧身话说郑唐恢复秀才身分,乡里人对他褒贬不一,尤其是左右邻舍,像是眼中钉,恨不得尽快拿掉。郑家左邻是郭依银,右舍是高天天。此两家人一见郑唐回来就关门。各位看官,乡里邻舍的关系到了这等地步实是没趣。应说彼此都不晓得“金厝边,银乡里,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一个巴掌拍不响,好人要两人做啊!光阴已挨到正德十三年(1518年)腊月,郑唐已年近不惑,两个儿子也将成人(闽中旧俗16岁成人)。郑准、郑济兄弟俩见父亲回来十分高兴。按理说这么大年纪的孩子已很懂事,可郑唐少管教,加上其母陈氏的纵容,故此还是不知他(幼稚,不懂事)。郑济吵着喊:“爹,快过年了,别人家都有橘,就我们家没。”郑准也吵着要这要那。郑唐心想,确实难为儿子了,过年了要几个橘都做不到,我还做什么父亲?想到这,从袖中摸出一个铜钱说:“拿去买一个橘。”郑准、郑济懵了,“爹,买一个橘做什么?”兄弟俩齐声喊道。郑唐说:“你们去买就是。”兄弟俩没法,只好去买橘。橘买回来,郑唐拿着橘向门外扔去,还大声喊:“开门掷橘!”诸位,福州方言“橘”与“吉”、“掷”与“大”同音,乡里邻居听起来就成了“开门大吉”。快过年了,这吉利的话格外惹人喜欢。先是左邻右舍郭依银和高天天学着做,也都掷出一个橘喊道:“开门大吉!”紧接着远近乡里都学着做,朱紫坊家家户户门前就都有橘了。天黑时,郑唐拿两个竹篮,对两个儿子说:“去,将他们门前的橘拣回来。”不一会,两个“孩溪”(小孩)掼()了满满两篮红彤彤的橘子回来,这时兄弟俩才明白父亲的用意。郑唐见橘已到手,双手将门关上,又大喊一声:“关门进橘!”乡里邻舍听此言,觉得又是一句吉利话,遂纷纷出门,想将橘拣回,也来个“进橘”,可所有的橘都不翼而飞,才知又上郑唐的当了。各位看官,福州方言“进橘”和“真急”同音,郑唐此滑稽之举,真将乡里人惹急了。郭依银和高天天特别不愉快。“郑唐撩我们乡里,我们也要撩他一下。”郭依银说。高天天在郭依银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你看如何?”郭依银连声称赞:“高明,不愧姓高!”此妙计要写字,他们都不善笔墨,遂找对面邱元泉写。腊月廿四祭灶夜,各家各户祭完灶公灶妈都关门安歇。郑唐一夜没睡好,他正苦于无法备足年货让妻小过个好年,故此鸡叫头遍就起床,想出去走走。猛回头一看,见大门上贴着一副白纸对联,左边写“拍黄病”(类似今之黄胆性肝炎),右边写“五帝搦”(搦即抓或捉)。郑唐看了心里一震,像是当头一棒,但他很快镇静下来。暗暗发誓:哪个“钱道”(不三不四的人)敢在“老婿”(老子)头上筑窝,老婿不叫你自作自受不姓郑!此时陈氏也起床了,到门口一看,她虽然识字不多,但那6个字的意思是晓得的。“我三番五次对你说,不要在外面惹蜂叮头,你偏不听,害得我们母子在乡里难做人。”陈氏说着眼泪夺眶而出。郑唐安慰说:“不要难过,人生在世,难免有几个对头。兵来将挡,水到土掩。来者不还非礼也,你看我吧。”正说着,郑准、郑济也听到了,郑准骂道:“哪路野种,让我知道是谁与他没便宜!”说着去撕那两张白纸,郑唐忙拖住:“不要撕,我叫贴的人自己来撕。”说罢忙进屋拿出笔墨砚,提笔在白纸下端空白处各添上两字,一边添“对面”,成了“拍黄病对面”,一边添“隔壁”,成了“五帝搦隔壁”。添罢进屋暖了一(半斤)青红酒,坐在厅中独酌,还吟几句唐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各位看官,郑唐这人实在精明。他最能察言观色,谁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能看出你骨子里是什么货色。凭左右郭依银、高天天和对面邱元泉平时对他什么都看不顺眼,连日来交头接耳、鬼鬼祟祟的样子,料定这事是他们做的,故此一箭三雕,都打着了。一早,郑唐门前白纸对联引得许多行人驻足,大家见上下字体不同,已猜到了八九成,而且来看的人越来越多,到了辰时,朱紫坊竟被塞得水泄不通。这可将对面和隔壁三家害苦了,郭、高、邱三人急得像热锅中的蚂蚁。这叫做掏(拿)杖打自头,惹火自烧身,彼此乞食骂猴,猴骂乞食,尤其是邱元泉这“平直”(老实人)后悔不该写字。最后三人商量决定,由郭依银出面去和这件事。郭依银来到郑唐厅中,脸上像“熟犬头”(似笑非笑)一样:“郑……郑秀才,乡里开门相见,门口这字不知哪个野种贴的,年关岁末不太好看,可否……”郭依银结结巴巴,半天才说明来意。“字要分两截讲,上面6字是野种写的,下面4字是我写的,为了与对面和隔壁亲热,很好嘛,这用不得可否呀。”郑唐说着仍酌着青红酒,郭依银知道不将底数托出是不行了,故此又说:“郑秀才,我们对面、隔壁为你送年,糖一甑、柄(猪蹄)一只、索面5斤、鸡角(公鸡)一头、大草鱼一双,等下就送来。”郑唐听了暗暗好笑,心想:这差不多是女儿送年的礼节,想不到我郑唐不生女儿也有柄吃。人道话不可讲死,事不要做绝,既然惹事者自搬楼梯了就让人家下来吧,于是点头答应。三家各出一份年货,将白纸对联撕下,还将郑家的门板洗刷干净。郑唐不花分毫过了个丰盛的年,但他的心情仍不很舒畅;虽然恢复了秀才名分,对钱宁之流仍耿耿于怀,总想伺机再撩他一下。2女神陈靖姑陈靖姑是福建的一位民间女神,与海上保护神天后妈祖林默娘齐名。民间对其信仰从福州、闽江流域扩展到闽东、闽北、台湾并流传海外,其庙宇遍布各地,历千年而不衰,从民间传说到小说、戏剧、评话、地方志,形成了民间文化,今天仍有研究价值。陈靖姑不是神话人物,确有其人。《闽都别记》、《福州府志》、《闽侯乡土志》等和古田、罗源、长乐、闽侯等县志都有记载。陈靖姑是闽侯藤山下渡人(现属福州市仓山区)。出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正月十五日,其父陈昌,母葛氏,陈昌偕妻弟葛如川,设馆教书。陈靖姑自幼聪慧,信奉观音大士,朝夕参拜,三岁能念观世音经咒,七岁就读家馆,与古田刘杞莲同学,亲如兄妹,并由双方父母议定婚约,陈靖姑十四岁时,为避婚事,入“闾山大法院”学道,由许真君传授闾山正法,因不想出嫁,拒学护胎救产法。许真人叮嘱其二十四岁不能动法器,因不遵师嘱,脱胎祈雨而仙逝。陈靖姑由人变成神,由于她降妖灭怪,祈雨救灾,护胎救产,保护妇幼,造福人民,才深受人民爱戴,信奉为神,这是一种信仰、文化。关于她的传说至今仍被传诵:传说古田临水洞内白蛇精,与长坑鬼勾结,将山洞变为华屋,蛇精变为美女,诱青年入洞加以杀害。适刘杞莲会文回家,路过此地,被骗入洞,逼婚不从,被绑到吊梁上。欲加害时,陈靖姑赶到,破洞救夫,在双方家长要求下,念与杞莲数载同窗,遂改变初衷,在古田与刘杞莲成婚,后将临水洞改为临水宫。白蛇精逃往福州皇宫,变为陈金凤皇后,真皇后被长坑鬼关在长坑山洞,白蛇精在宫内残害三十六位宫娥,又迷惑闽王王延钧,欲取陈靖姑之心以治病。靖姑将计就计,入宫除妖,将白蛇精斩为三段,分别埋在开元寺铁佛古井内、井楼门七星井内与龙潭角龙潭中。并破长坑洞府,救回陈皇后,救活三十六位宫娥。闽王感德,敕封慈济临水陈夫人,下令修建临水宫。陈靖姑还用闾山正法破袁广智茅山邪法,灭蝴蝶精,平定叛乱,避免屠城之祸,挽救将士百姓。闽王王璘甚为感德,复封陈靖姑为崇福临水陈夫人。陈靖姑在除妖灭怪过程中,对顽固不化、残害人民者,如白蛇精、蝴蝶精、长坑鬼则坚决消灭之,而对愿意改邪归正者,如丹霞石猴等,则收归正果,协助除妖。陈靖姑二十四岁时,福州大旱,若不下雨,将颗粒无收。闽王令陈守元等道士设坛祈雨,因法力不够,越祈越晴,闽王发怒,责令五日内再祈无雨,则用柴塔烧死诸道士。陈守元无法,只好恳请陈靖姑祈雨。陈靖姑当时怀孕,脱胎祈雨,自身十分危险。为了兄长守元及诸道士,更是为了广大灾民,毅然答应施法祈雨致遭产厄。相传陈靖姑死后英灵回至闾山,深悔当年不学护胎救产之法,许真人于是又教其护胎救产之法,故成为民间儿童妇女之保护神。3贻顺哥烛蒂船工陈春生代父友德离家远航,中途覆舟,误传死讯。福州市三保有个小商人马贻顺,以经营丝线店为生,吝啬成性,中年未娶。他早慕春生妻林春香貌美,又闻知她善持家计,能写会算。更加赏识,春香新寡。贻顺乘她家中困难之时,暗中以高利贷谋娶。友德竟误认贻顺有恩于已,反逼春香改嫁马家。婚夜,春香与贻顺约三桩事,其中一事:如前夫生还,仍回陈家,贻顺不得刁难。否则,宁死不嫁。贻顺深怕人财两空,故予允诺。春生覆舟遇救,十年后回到福州,路过丝线店,巧遇春香,得悉改嫁原由,深感春香孝道,愿出重金让贻顺另娶,接回春香。贻顺不肯履约,控于海防分府王绍兰。春生请求按原约判断,贻顺否认有约在先。春香坚持“前夫有情,后夫有义”,难以自决。王绍兰深感难判,白恭人为夫出谋,让春香假死,公堂上考验陈春生与马贻顺,谁愿领“尸”回去者,领回春香;不愿领者,另赏红包。陈春生重情,情愿领“尸”;马贻顺贪财,愿受红包。最终春生夫妻重聚,马贻顺重财失妻,最后仅得一截烛蒂(蜡烛头)。马贻顺的形象类似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形象。《贻顺哥烛蒂》也被称为中国的《吝啬鬼》。开闽王拜剑定乾坤皇后宰相陈金凤吴瑶琴金蝉脱壳缺哥望小姐荔枝换绛桃方广岩蛇娘恋书生蛇郎哥破镜重圆水蛙精水遁招灾柳七娘与罗星塔叶向高救灾市井传说王成龙别气李登官卖(女么)尚书庙躲债情殉双抛桥桐油煮粉干林则徐少小应对马铎一日君此地能补天乡人乐道孝义巷葛秀才巧对相思联曹学俭与徐五思儿亭与惨恻桥郑性之的传说螺洲与螺女江乌龙江的由来一字救万民鳝溪与白马王桂香街和梅仙街的传说塔头街的传说韩克忠与与韩月娘泰山爷娶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酒神吴颜爷下渡尾迎神陈修园和狗皮膏药皇帝要吃公鸡蛋黄瓜井里孝顺鱼林汝光度鸡度鸡口乾隆帝田黄石祭天日溪皇帝洞哑巴登基王法助断旨造桥许悠罚添油朱元璋夜宿芙蓉洞二、福州是省会城市么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位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闽南文化的代表”。推荐理由:1.历史文化: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在福州,你可以参观许多历史古迹,如三坊七巷、鼓山、白塔等,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2.自然风光:福州地处沿海,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壮丽的自然景观。你可以去鼓岭、乌龙江等地欣赏到迷人的山水风光,还可以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3.美食文化:福州是中国著名的美食城市之一,有许多特色小吃和传统菜肴。你可以尝试福州鱼丸、福州酸汤肥肠、福州肉燕等美食,领略到福州独特的风味。4.闽南文化:福州是闽南文化的代表,闽南语是当地的方言。你可以去福州的传统庙宇、民俗村落等地了解闽南文化的精髓,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闽南戏曲和音乐表演。剧情介绍:《福州故事》是一部以福州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福州的故事。剧中通过描绘福州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现了福州的独特魅力和美丽风景。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福州的魅力。豆瓣评分:《福州故事》在豆瓣上的评分为8.5分。这个评分显示了观众对该剧的高度认可和喜爱。观众们认为该剧剧情紧凑,演员表现出色,同时也能够展现出福州的美丽和独特之处。经典台词:1.“福州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建筑和风景,更在于它的人文情怀。”2.“福州的美食是如此丰富多样,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让人流连忘返。”3.“福州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4.“福州的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用真诚的笑容和友善的态度迎接着每一位来福州的游客。”三、福州有什么历史故事郑长,正确的应该是叫郑唐或者郑堂,你都是听老一辈讲的哈,所以这个“堂”字在福州话里也是念“栋”哈福州民间故事以四大故事为主,首先是作为福州人都听说过的“贻顺哥烛蒂”、“郑唐系列”,还有“捡茶记”和“红裙记”。“郑唐系列”较有影响的有《郑堂烧火炮》。传说福州人放鞭炮的来历颇有渊源。明朝时,居住在福州朱紫坊的诗人郑唐,由于他总是打抱不平,得罪了恶人,除夕这天,仇家找他晦气,就送给他一副棺材,郑唐不以为意,反而把棺材劈成小块烧火,再往上撒些盐巴,噼噼啪啪的非常热闹,他旷达地说“郑唐烧火炮,除死无大灾”,福州后人以此作为除夕夜放烟花、礼炮的由来。===========先介绍郑唐其人。==========郑唐,明朝福州人氏。民间故事这么记载他:“郑唐县试中了秀才后,乡试就没了名,原因是他考试时很快把考卷写完,然后在卷末写诗画图,主考官看了十分生气,郑唐也不买账,从此他无意功名。才智过人且狡诈无赖。对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及悍妇、地痞疾恶如仇,对邻居、乡里刻薄。常施计榨取贪官们的钱财,屡屡得手。却没人奈何得了他。”四、福州的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1、节俗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拗九节”却渐渐被“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2、食俗福州菜是闽菜的代表,闽菜有“福州菜香飘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致,刀工严密谨慎;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著名汤品如历史悠久的佛跳墙,有“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福州五大代表菜是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五碗代表是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肉燕。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面筋、豆腐皮、豆腐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为原料。名素菜有“南海金莲”、“半月沉江”、“石鼓三鲜”、“涌泉三丝”等30多种。3、婚俗福州结婚习俗分为订婚仪式、男方下聘礼、女方回礼、女方置办嫁妆、接亲、吃太平面、铺床、见长辈、酒店设酒宴、回门。“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4、传统技艺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民国十三年(1924年),郑振铎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