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史及典故?
苏州历史典故非常丰富
苏州古城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年;苏州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因此留下了很多文化典故,例如苏州园林、真北楼、山塘街等等
苏州是一座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索
苏州名人故事?
赛金花当上状元夫人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风流韵事
1886 年(光绪十二年),赛金花在苏州河上的花船上为清倌人,改名傅彩云。后下海接客。
1886 年(光绪十二年),前科状元洪钧回苏州守孝。与赛金花初见,洪钧为其美色所倾倒。1887年正月十四日,洪钧纳赛金花为三姨太,为其改名为洪梦鸾。
1887 年(光绪十三年)5 月,清政府委派洪钧出使德、俄、荷、奥欧洲四国。洪钧的正室夫人不愿随洪钧前往,命赛金花随洪钧出访,并借诰命服饰给赛金花。因此,赛金花以公使夫人的名义出使四国。
出使期间,在柏林居住数年,到过圣彼得堡、日内瓦等地,周旋于上层社会。受到过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的接见。在此期间,与后来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相识。在柏林居住期间,赛金花与洪钧生一女,取名德官。
1892 年(光绪十八年)11 月 30 日,洪钧任满回到上海,12 月底抵达北京。任兵部左侍郎,仍居于京城邸宅。
苏州园林里的传说?
我来介绍一下苏州留园和拙政园的历史传说:
留园位于苏州市阊门外,苏州四大古名园(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和留园)之一。明朝中期(约公元1460年)开始建筑,最初属当时官僚徐时泰所有。
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在明徐时泰东园旧址上筑寒碧山庄,因园主姓刘,又称“刘园”。
清光绪初年(公元1880年),留园归大官僚盛旭人所有。他以为留园虽在苏州城外,但未受历次兵燹之祸,园中建筑花木幸运地“留”下来了;再说“留”与“刘”同音,故称为“留园”。
拙政园既是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之一,也是全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留园)之一。
拙政园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娄门内,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御史王献臣不满权贵弄权,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此园。
王献臣以晋代潘岳自比。潘岳的《闲居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酩,以立矣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中“拙政”二字为园名,借以发泄胸中之郁愤。
他在《拙政园图咏跋》中曾说:“余自筮仕抵今,余四十年,同时之人或起家至八坐,登三事,而吾仅以一郡倅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申明了“拙政园”名称的寓意。
王献臣死后,其子在赌博中,一夜之间便将拙政园输掉了。后来,拙政园曾几易其主。清乾隆时(公元1744年),拙政园为蒋诵先所有,并大加修葺,改名为“复园”。1860年-1864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攻入苏州,拙政园曾为忠王府建筑的范围。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了拙政园,1952年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