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典故」背后的故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024-09-18 10:10:13 0 0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一个冬日,寒气萧萧,北风冽冽。 如纱的阳光照耀在城楼上时,嘚嘚的马蹄声从街角传来。 来往行人纷纷将目光投去,只见一队人马扬鞭打马而来,牵黄擎苍,头戴锦帽,身着貂裘。 马蹄过处,尘土飞扬。 再看最前面的那个,双鬓微白,眼眸满是快意与胆气…… 出猎归来,众人举酒畅饮。出猎本就彰显着男子的豪气,加之酒劲正酣,他心忖自己当为国效力,前往西边前线,守边报国。 可如今自己不得君上信任,远在京外,便愁从中来,挥笔写下流传千年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人便是苏轼。 苏轼在词中,写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形象表达了自己豪气冲云却无守边报国之路的慨闷与惆怅。 那“冯唐”是谁?又与苏轼的彼时的惆怅有什么关系?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往前放,来到汉朝。 汉文帝时期,有一个年纪50岁左右的“大爷”在宫里担任中郎署长一职。而中郎署长负责宫廷的守卫工作,一般由年轻人担任。 一日汉文帝路过“大爷”任职的官署,就问: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在还在做郎官?老家又在哪里? “大爷”一一回答。当谈及自己老家在代地,汉文帝来了兴趣,便说自己曾作代王时,听人说李齐在巨鹿作战中体现的才能,到现在吃饭时也还想着这件事。 “大爷”说:“李齐比不上李牧、廉颇。”汉文帝追问原因。 “大爷”便讲起自己祖父与李牧相熟,父亲与李齐相熟,故而清楚他们的为人。 汉武帝时,边地匈奴三天两头搞事,汉武帝为此很头疼。此时谈及李牧、廉颇,汉武帝感慨顿生:要是我能拥有李牧、廉颇这样的将领,匈奴就不值得忧虑了。 “大爷”却直言:“您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起用的。” 汉武帝感觉自己身为皇帝,被拂了面子,怒意大起,转身离开。 这个“口无遮拦”、语出锋芒的“大爷”,正是冯唐。 过了很久,文帝冷静下来,又召来冯唐道“您为何当众侮辱我?不能在没人的时候说吗?‘ 冯唐知错就改:“这是我见识浅陋不知忌讳。” 汉文帝也不是有心计较,便转到正题上:您为何说我不会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答:“我听说以前的君王,派遣军士之时会跪下来帮忙推车轴,还对将军说‘朝中事情我做主,军中事务由将军做主,爵位封赏均有将军做主,只需回朝时说一声就好了。’正因为君王对将军有这样的信任,将军在战场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夺得胜利。李牧任将军时,赵国几乎称霸天下。而赵王迁即位后,听信郭开谗言,杀了李牧,任用颜聚,得了兵败国灭的结局。” 又接着说:“如今我听说,云中郡太守魏尚正是仿效李牧将军,将军市租税犒赏士兵,拿出自己的薪俸,五天杀一头牛来款待军士和属吏,于是边地军士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匈奴因此远避开不敢进犯云中郡。那些与匈奴厮杀的军士都是从庄稼地出来的民家子弟,哪里清楚那么多的条令?因为报呈的数量和实际稍有不符,便削职查办,这实在是赏过轻而罚过重。如今魏尚就因为多报了6个人头便被削职、服苦役。从此事来看,您即使得到李牧、廉颇,也不会重用的。” 末了,冯唐吸取教训,还补上一句“我是个粗人,说话不知忌讳,实在该死!” 文帝听完很高兴,于是命冯唐持符节前往云中赦免魏尚,让魏尚官复原职,再为国守边。 苏轼写下《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正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同,自请出京,在山东密州担任密州知州。 此时的他,正和魏尚有类似的处境:丧失了君王的信任。 而大环境里,彼时西夏犯边,一连夺取大宋多座城池。 苏轼心忧国家,却不得皇帝信任,于是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重新信任自己,给自己为国效力的机会。 孝文帝去世,景帝即位,觉得冯唐的直谏让自己实在不自由,便派冯唐做了楚国国相。 不久,冯唐就因事被免职。 汉武帝时,匈奴频犯边地,武帝广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而此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高龄,无法出任。 总结下冯唐的一生: 以孝显名,以直留名; 历经三朝,仕至郎官。 正如唐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曾写下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岁月倏忽,年易老而功难就,大概是古时候诸多臣子的共同体会,也是我们当下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慨叹。 所以,如苏轼那般,尽管惆怅,也要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志向,抱定前路可期的信念,保有旷达豁然的胸怀,更显得宝贵。 愿我们,纵使长路艰且阻,也坚信,终将挽弓射天狼。 收藏(0)